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当代中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构建逻辑论析/梁承碧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梁承碧 日期:2023-03-24 09:32:57
的方式走向完善。
  (二)“建设国家”——构建发展(治理)型民主
  当代中国的民主构建,在处理好民主构建与国家构建之关联即在构建整合性民主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处理民主构建与现代化建设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说,就是构建发展(治理)型民主,实现民主与发展和治理的融合。这也是人民民主与西方自由民主的一个重要区别:在西方自由民主中,民众在行使选举权之后就不再参与社会发展或治理事务;而在当代中国的人民民主中,人民群众就是各项事业的主人翁和建设者。
  一般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政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家治理体系的初步构建,也就是前面所谓的整合性民主的初步构建。从民主形式的角度来看,这是当代中国民主自上而下的构建,是人民(作为“统治阶级”)在整体意义上所享有的民主,是主权意义上的民主,或者说是一种间接民主。我们在这里所说的民主与发展和治理的融合,是指改革开放以来所开启的自下而上的民主构建。当然,从当代中国民主发展的趋势看,这种自下而上的民主构建终将与自上而下的主权意义上的民主构建实现对接,构成当代中国治理体系的理想形态,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一轮民主构建的初始动力来自权力下放(学界因而有“权力下放式民主”一说,但本文不能认同这种观点),实质上是要通过采取各种激励措施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故而,这一轮的民主构建从实际主体上看具有草根性、地方性。这一轮民主构建主要在两个方向开展:一是所谓的基层民主,以20世纪80年代普遍推广的农村村民自治为原动力,村民自治的蓬勃发展产生了示范效应,带动了城市社区自治、企事业单位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二是地方性民主治理模式的崛起,浙江温岭的民主恳谈会、杭州市的以民主促民生的治理模式、新时代“枫桥经验”等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之所以扶持这种自下而上的民主构建,是因为其选择以实现现代化为国家根本目标,而现代化代表着人民最广泛、最根本的利益。因此,中国共产党必须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断扩展和深化民主,而扩展和深化民主的主要方式是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调动广大民众参与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6]
  这种草根性、地方性的发展(治理)型民主构建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其直接的意义就是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来发展经济、摆脱贫困,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实现国家现代化。这将为中国实现民主理想提供充分的物质技术基础。其次,这种从社会层面崛起的民主,本身与经济生活(尤其是市场经济)密切关联,其崛起为当代中国民主的发展提供了社会自主性动力。如此,中国民主的发展就形成了执政党的推动力和社会自主性动力的合力。再次,这种民主模式的普遍性存在,实际上形成了一场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培育运动,广大民众的积极参与和长期的民主操练,将促进民主意识的普遍形成和民主技能的普遍提高,有望塑造出中国特色的参与型政治文化,为当代中国民主提供心理和文化上的支持。总而言之,这种发展(治理)型民主的构建可以为当代中国民主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发展(治理)型民主的构建与发展存在不均衡的问题。不少地方的基层民主可能仅仅停留于形式,并没有
[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