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6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精彩阅读

群体性事件的根因探析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王二平 日期:2012-01-12 11:19:47
置与补偿、种植某种经济作物遭受损失、城区改造中拆迁补偿、企业改制或重组中管理层与普通职工的利益冲突,等等,并且都将这些问题归因于当地党政部门的某项政策和行政行为。而民众和官员对这些问题的判断及其归因显示出很大差距—— 一方面是民众的抱怨,另一方面是官员大谈自己的工作成绩。从这些政策的制定和施行中,看不出党政部门有损害民众利益的主观故意。这些未能实现的政策构想就是公共政策失误。民众抱怨最多的,是党政部门的不作为——不出警,不办事(解决问题),不答复。而官员的说法是:上面没有政策,我们怎么办;办事要按行政程序一步一步来,不可能你一来我立刻就能解决;政府又不只管你一个人的事,总有个轻重缓急,先来后到……各地官民判断不一致的公共问题虽不尽相同,然而对公共问题的归因模式却惊人的一致——民说民的理,官说官的理。因此可以确认,公共政策失误和不当行政是群体性事件的根因,同时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迄今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带有明显的区域性或行业性。
  两种不同方法的研究,得出的结论却完全一致——公共政策失误和不当行政是群体性事件的根因。据此,我们提出“管理失误”概念,用来概括所有管理制度、政策、规则、程序的缺陷。它们都是公务人员知识基人误的产物,但已不再是公务人员个体的人误。
  对于公共政策失误和不当行政,几乎所有被访民众既不满又无奈,感受到强烈的相对剥夺。事实上,大多数人在这种情况下首先选择忍受或发牢骚。政治笑话和民谣的传播正是这种忍受和发牢骚的表现。然而,忍受和发牢骚只是表面上的稳定,反而更使当地党政部门对公共问题不敏感,对解决问题的政策成效了解不准确、不及时。社会不满就这样积蓄下来。民众的不满不一定立即引发对抗行为。一旦有人与党政部门发生冲突,平时只是忍受的人们就可能站出来支持这种对抗行为,从而演变为群体性事件。从这个意义上说,忍受和发牢骚可看做社会失序的先兆。
  这一结论并非否认腐败和为腐败开脱。民众对腐败的痛恨,会强化其对党政部门的负性群际情绪,还会影响到对整个党政部门及公务人员群体的认知评价。可以说,对腐败的痛恨在群体性事件中起着重要的动员作用。因此,腐败虽非根因,但仍然是群体性事件的重要贡献因素之一。
  三
  为什么良好的动机,却不一定能办好事呢?
  先剖析一个实例。某地多年前打出一个大标语:大力发展     种植是我县的基本国策。姑且不论其修辞问题,从该标语反映的当地农业政策来看,党政部门引导农民致富的动机毋庸置疑。不过,深入考察却发现,能够掌握     这种药用植物种植技术的农户并不多,当地的土壤也不都适宜种植这种药用植物,那这种推广种植      的政策能带来多大成效就值得考虑了。而且,政策制定者似乎忽略了市场因素——人参种得跟萝卜一样多,怎么也卖不到人参价。果然,当地农民对这项政策怨声载道。
  心理学研究证明,知识基人误的发生有两个机制——人的信息加工系统能限与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知识的可用性。工作记忆是人的信息加工系统“瓶颈”,可类比为计算机的内存,但只有不超过9个组块的容量。如果解决一个涉及较多因素及因素组合的复杂问题,就可能因遗漏某个因素
[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