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1年10月下期

乡村治理逻辑与村干部的变通执行——以X村清洁取暖为例/张 梦 许佳君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张 梦 许佳君 日期:2021-11-17 17:20:18
iv>
  2.顾及情面的共同体逻辑
  T区政府为保障清洁取暖政策实施成效,采取区、镇指派专人不定期巡查及村庄成立巡查小组的内外夹击之势,严格控制复烧散煤农户数量。村干部熟悉村内住宅分布及农户家庭经济情况,能够摸清楚大多数农户的取暖方式,通过走街串巷严格巡查的确可以有效查处复烧散煤的农户,以借用外力强制农户进行取暖方式转变。实际上,村干部处于熟人社会的乡村场域,严格执行巡查任务可能会损害其与村民之间的情感关联,村庄内部存在的伦理规范与舆论压力也会在无形中向村干部施加压力,基于地缘、血缘等与村民共享一套地方性知识的逻辑考量,村干部执行任务时大多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以说,乡土人情消解了部分政策的执行力度与成效。
  (二)双重逻辑下的变通实践
  乡村基层政策执行的过程,是国家正式制度嵌入乡村社会的过程,也是适应农村社会政治生态,与乡村社会非制度形式以及乡土文化相互影响和建构的过程。[8]一方面,乡镇政府通过目标管理责任制将作为村民自治组织的村委会纳入科层化结构中,以此约束村干部,使其能尽心尽力执行任务;另一方面,村干部也是村庄共同体的一员,其与村民之间除具有政策执行所产生的互动外,还具有更广泛的日常生活上的关联,这就决定了村干部需要寻求一种不伤和气的方式来应对部分村民继续燃烧散煤的问题。由此,面对上级政府的信任和压力,以及村庄共同体社会的伦理规范和舆论约束,村干部不得不转变策略,在上级政府的压力与乡土社会的情理间斡旋,通过变通性的应对策略来执行清洁取暖电代煤任务。
  在双重逻辑的压力下,村干部不得不进行变通选择。事实上村干部的变通选择不仅加大了政府的实际执行成本,也增加了自身被问责的风险,“既要做事又不能出事”的艰难处境使得村干部不得不采取更为隐蔽的执行方式。村委会作为清洁取暖工作自上而下层层委托代理的权力执行末梢,处于政府与村民之间的特殊位置,成为上下之间的传话人,这就使其能够借助信息不对称的优势,对上级政策进行变通执行。从信息的传递过程来看,清洁取暖政策的文本信息经过村干部传达落实到村庄,村庄的具体信息同样由村干部收集再进行上报,只有村干部自始至终完整地参与信息的整个传递过程。也就是说,村干部不可避免地会掌握更多的信息资源,成为连接上下的信息中转站。村干部本应认真履行信息传递的责任,实现国家与社会间的信息互通,但村干部并不是僵硬的机器,他们在现实中的行为选择深受其背后行为逻辑的引导,从而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扭曲政策的行为。为了降低自身被问责的风险,村干部利用结构优势产生的信息权力充当安全阀,以掩盖自身作为政策执行者造成的变通执行问题。
  四、政策执行与基层治理
  清洁取暖政策是国家借助自上而下的改造工程进行社会治理的实践过程,根本目的是为了改善民生与环境,维护社会的常态化运行,而乡村治理主体在双重治理逻辑压力下采取的变通执行的举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村社会治理的实际指向。但从X村的案例来看,村干部基于双重治理逻辑下的对政策的变通执行对当下农村治理也有其积极影响。
  基于中国独特的政治生态环境,村干部处于连接基层政府与农村之间乡村政策执行的节点上,其所具有的双重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