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2021年9月下期
共生思想的中国传统文化溯源及赓续/王雪梅 教军章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王雪梅 教军章
日期:2021-10-19 11:25:15
,万事万物又具备和合的属性,这为共生的普遍性存在提供了依据;和是品德高尚的君子的追求,这为共生思想提供了判断的尺度。因此,可以认为,万事万物因有和合之属性而成共生并存之状态,是为共生原理成立之依据。
三、天人合一:共生的系统观
中国古人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中,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深刻反思,将对世界万事万物相互联系的认知与共生性联系起来,从阴阳平衡中逻辑地演绎出天、地、人的共生性,形成了天人合一观。天人之学是中国哲学的核心命题,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性思维。天人合一观将人与自然界看作一个和谐相处、共荣共生的生命整体,追求人与自然界的整体和谐共生,这是共生思想的整体观和系统观的集中体现。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观始于孟子。孟子认为,人与自然界是一个富有生机的统一体,人源于自然,又离不开自然,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不仅是人的认知对象,还是人的生命组成部分,二者密不可分,因此,人有责任和义务去尊重自然并爱护自然,而不是与自然对立。他把天道和人性统一起来,认为人对自我的知性的修养和追求,是实现知天道的方式,进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在天人关系中,孟子认为,只有充分体现仁爱,才能实现天人关系的和谐、均衡、统一。他说:“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这里所说的物,指的是除人以外的自然界万物。孟子的天人合一观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则。
道家也主张天人合一。道家认为,万物之宗是道,道是世界的本源和不变的客观规律。天的表层含义指的是自然之天,深层意义则与人的本性相关联,具有自然法则的内涵。庄子主张万物一体,强调人与自然之间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认为人须循天道而为,保有自然本真之性。“天地和合,万物萌芽”“天地不和,阴阳失度”体现出道家天人合一的观念。
天人合一思想至宋明时期达到了顶峰。正式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理念的是张载,他从道德本质出发阐述天人关系,指出“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在这里,明指的是对天道的认识,诚指的是天道的本质,意思是人通过对天道的认识把握了天道的本质,从而加深了对人道的理解,支配自然宇宙的天道与支配人的人道是相通的,所以说天人合一。他认为,天地是万事万物的父母,人也不例外,同样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正所谓“己亦是一物”“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在张载之后,宋明儒学出现了理学和心学的分界,尽管存在流派差异,但都主张天人合一。朱熹主张外合于天,经由格物致知的穷理—诚意正心修身的体理—矩之道的推理,修齐治平,进而实现天人合一。王阳明则主张合于人的良知,知行合一,格致诚正,以意为中介,通过心—意—心的循环,确立了其心学体系的天人合一。
从先秦的天人合一观到宋明时期天人合一理念的正式确立,古代先哲在总结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生发出的整体观、系统观,为共生管理理念的生成提供了最为宝贵的资源,它承认了“万事万物是共生共在的”这一事实,充分验证了整体性和系统性思维在认知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重要性,并为此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