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2021年9月下期
共生思想的中国传统文化溯源及赓续/王雪梅 教军章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王雪梅 教军章
日期:2021-10-19 11:25:15
点,坚持仁为先,仁包四德,倡导人心服从于道心,道心指导言行,从而体现了其道德本心之说。王阳明可谓是心学集大成者,他认为心统摄了道、理和天,“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知天”。心的具体表现就是良知,良知赋予了心以道德的内涵,良知遂成为阳明心学的核心。他认为,“良知者,心之本体”“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良知如此重要,所以,他提倡“致良知”以实现“万物一体”“三代之治”的美好社会愿景。
心性论要求人首先要知性,性善而为之,性恶而教之、改之,即化性起伪、以礼养欲,最终使人人可以践行仁、义、礼、信,实现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其思想的内在逻辑是重视个人修养,推己及人,兼善天下。这种尽心知性的观点,实则为共生思想奠定了伦理基础,为共生提供了人性方面的支撑,成为管理走向共生的人性基础。
二、和:共生的价值尺度
和在中国古代思想中是个高频词。《说文解字》中解释说:“和,相应也。”意指不同事物之间相互配合而达致的和谐。“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体现了“和生”的观点,表达了古人对整个世界的根基性的解读,即多元共存是万事万物生成的根本原因。
和是共生的最高标准,贵和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认为,“和者,天地之正道也”,所以,为人处世都要讲究贵和。他强调和是礼的核心精神体现,提出“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礼本用于区别人们的不同等级身份,也包括人和万物都应遵循的规律,而强调“和为贵”,就是强调不同等级身份之间虽然有差别,但关系依旧要协调与和谐。
和是一种判断尺度。正所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是否能做到尊重和宽容,接纳不同的声音,是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和而不同”同时体现了对多样性的承认。子思认为,和则超越了人类社会,延伸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他提出:“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在子思看来,中是万事万物生育发展的根本,中和是天下的大道,是天地万物生存的规律,各种各样的事物统一共生,在保持自我生存的同时兼顾他物的生存,保持一种共存、互益、互补的状态,实现各自的发展,才是世界得以存在的根本道理。
董仲舒在汇总前人思想的基础上,系统地阐释了“天人之际,合而为一”的理念,使和合思想由人伦自然走向了哲学的层面。到宋明理学时期,张载对和进行了发展和总结,他将和本原化,称为太和,认为和是宇宙本来的存在状态,是宇宙间一切变化发展的根源。他用一物两体凝练地概括了和的本质特征,并从阴阳和合的角度阐明了和合并不会抹杀个性的道理,将古代的和合思想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张立文教授经过多年的研究,建构了和合学。他对和合做出了这样的解释:“所谓和合,是指自然、社会、人际、心灵、文明中诸多形相、无形相相互冲突、融合,与在冲突、融合的动态变化过程中诸多形相、无形相和合为新结构方式、新事物、新生命的总和。”[2]从中国古代的和合思想中我们可以看出,和首先肯定了事物间差异性的存在,这是共生的前提;同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