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1年7月下期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困境与进路/耿 达 罗 婧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耿 达 罗 婧 日期:2021-08-30 12:00:01
门应重视基层文化建设,通过广泛宣传来激发基层群众对于文化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以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提供农民群众所喜爱的公共文化内容,提高农民文化参与的热情。再次,要使基层文化更具活力,需要通过政府简政放权给予农民更多的自主权,发挥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作用,鼓励基层群众参与文化管理,健全民意表达机制和监督机制。同时,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鼓励和扶持农民建立文化自治组织,开展文化活动,实现自我文化服务供给。
  (四)加强“互联型”公共文化服务
  政府单一主体的供给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的发展形势,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打破原有的以政府为单一供给主体的模式,建立“政府—市场—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运作模式,加强“互联型”公共文化服务,从而更好地使政府扮演公共文化的促进者和管理者角色,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是强化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互联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政府要扮演好“掌舵者”的角色,牢牢把握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方向,保证国家文化战略的落实,通过发挥市场机制来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一方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一个增量工程,所需的资金和资源非常庞大,即使政府加大投入,仍满足不了当前建设的需求,为此,应降低社会资本准入门槛,减少行政审批项目,鼓励社会资本和市场主体参与到公共文化体系的建设中,拓宽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资金的来源渠道。另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购买服务、公私合作、委托代理、特许经营等多种运作模式,引入市场竞争,提高供给效率,从而实现政府与市场的相互合作、优势互补,给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多样、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二是强化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互联的多元治理格局。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有效破解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造成的困境,同时也是构建多中心治理体系的本质要求。强化政社合作互联的多元治理格局,首先,要树立多元共治的治理理念,积极培育民间非营利性组织、非政府组织等第三部门,简化登记手续,保障相关权益,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政府可以通过购买公共服务将一些文化职能委托给有专业资质的非营利部门,给予其一定的发展空间和资源,实现公共文化多元治理。其次,要深入推进文化志愿服务,鼓励民众参与文化志愿活动,培育和发展文化志愿队伍,建立完善的管理运作机制和激励保障制度,吸引文化人才加入志愿队伍,并积极开展相关技能培训和多种形式的公共文化活动,以满足民众的文化需求。再次,要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管理与监督。建立以公众满意度为导向,政府、民众、第三方机构共同参与的绩效评价体系,确保评价客观、公正、科学、有效,从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参考文献:
  [1]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15.
  [2]陈家喜,刘王裔.我国农村空心化的生成形态与治理路径[J].中州学刊,2012(5):103-106.
  [3]耿达.公共文化空间视角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思想战线,2019,45(5):137-146.
 
  责任编辑 白埕埸  
  E-mail:ldkxbcy@163.com 
[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