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1年5月下期

权力结构的再生产: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结果固化的生成机制研究/唐 朝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唐 朝 日期:2021-06-25 16:23:43
干预。
  绩效评估中的中层管理者与高层决策者之间是一种主从关系,往往采取合谋性沉默,从而进一步放大了高层决策者的影响力,使考核过程的技术理性被进一步压缩。在我国政治生活中,主从关系广泛存在,在绩效评估过程中也不例外。绩效评估结果由中层管理者提供,经高层决策者确认后再公布。在此过程中,作为有限理性人,中层管理者往往选择合谋性沉默。例如,受访者B表示,“绩效评估结果需要领导拍板同意,我们完成任务就好了”。
  四、讨论与小结
  近年来,虽然我国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越来越复杂,量化指标的比重也不断上升,但评估结果依然缺少说服力,难以体现部门工作的努力程度与贡献。通过访谈调研,我们发现相互嵌套的中心—边缘结构是该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
  (一)相互嵌套的中心—边缘权力结构
  我国同级政府部门虽然有着相同或相近的行政级别,但由于部门职能、掌握的资源、部门领导的地位等方面的差异,各部门的权力实际上存在着显著差别,权力形态呈现出明显的中心—边缘结构,一些部门处于权力的核心,一些部门属于权势部门,还有一些部门则是典型的弱势部门,由此形成一个以核心部门为主的中心—边缘权力结构,如图1所示。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涉及多部门合作,既有负责制订方案和牵头的主导部门,也有负责不同类型指标体系计分、汇总和协调的责任部门,还包括负责提供绩效考核信息的被考核部门,从而形成了一个以主导部门为核心的中心—边缘权力结构,如图2所示。
  在绩效评估实施早期,这两个中心—边缘权力结构处于相互分离的状态,有着不同的核心、保护带和边缘,或者说,各部门在两个权力结构中处于不同位置。例如,在2017年以前,M省政府绩效评估工作由省委编办牵头。此时,省委编办虽然在第二个权力结构中居于核心位置,但在第一个权力结构中则处于保护带位置。在这种状态下,绩效评估工作避免了权力中心的单一化,但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即政治势能不足。为解决政治势能不足的问题,从2018年开始,绩效评估工作开始由省委组织部总负责,从而两个权力结构相互嵌套、趋于重合,如图3所示。
  (二)权力结构的再生产:双重中心—边缘结构下部门的行动逻辑及其影响
  绩效评估工作虽然在由组织部牵头负责后逐渐受到重视,但绩效评估结果固化现象日益严重。绩效评估的结果会影响后续的部门资源配置,因此,居于中心、保护带的部门有强烈的动机维持既有的权力格局,而居于边缘地带的部门的行动逻辑依然是完成中心部门下派的任务、接受绩效考核。在相互嵌套的中心—边缘权力结构下,绩效评估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然而,这一结构加剧了中心部门与边缘部门之间的不平等,使得绩效考核结果固化现象更加严重。同时,这也是对既有中心—边缘权力结构的映射。虽然权力结构经历了再生产,但中心—边缘权力结构依然存在,绩效考核依然依据既有的责任与权力分配方案进行利益分配。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说相互嵌套的中心—边缘权力结构是结果固化的更深层理由。
  (三)打破中心—边缘权力结构的途径
  在提升政治势能的前提下,如何打破中心—边缘权力结构?通过案例与相关文献,我们提出以下尝试途径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