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6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1年2月下期

新时代领导干部提升治理效能的素质路径设计/王再新 张栋敏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王再新 张栋敏 日期:2021-04-01 16:25:16
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战略目标,必须重视和提升治理效能。
  (三)治理效能是反映和体现领导干部素质的核心指标
  治理效能体现为领导干部对国家制度的执行和运用,以及其能力在治理工作中的发挥程度,只有领导干部展示出应有的素质和发挥出最大能力,把制度执行到位、将国家各项政策贯彻落实到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制度的效能,实现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的目标,这实际上反映和体现了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如果不能很好地发挥,优势就不能得到更好的释放和发挥,治理有效以及高效也就无从谈起。如何让制度优势的势能充分释放和发挥,并且高效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关键在于制度的执行,制度的执行是核心和灵魂,而制度执行的关键在于领导干部素质和能力的发挥。再好的制度,如果没有领导干部的落实,也难以发挥出强大的优势,而且治理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决定了治理效能提升的难度,同时也反映了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从治理范围来看,有经济治理、环境治理、文化治理等。实现各个领域之间的有效衔接,需要领导干部做到精准施策以及有效应对各种治理风险挑战,不断提升治理效能。
  二、新时代领导干部治理效能存在的素质差距
  (一)治理思维差距
  治理思维是领导干部提升治理效能的前提。目前,有些领导干部在治理思维方面还存在老化、僵化现象。一是治理战略思维水平不高。领导干部在治理工作中,大局意识、全局观念不强,难以做到对治理对象以及影响因素进行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的把握,缺乏科学、系统、综合的治理思维能力,无法对影响治理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做出战略分析,一遇到跨部门、跨区域等复杂问题就束手无策。在这样的治理思维模式下,制度设计得再完美,也难以产生价值放大效应。二是治理创新思维欠缺。领导干部提升治理效能就是思维创新驱动下的过程和结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领导干部所面临的治理环境日益多变,并兼具不稳定性、复杂性等特点。领导干部缺乏治理创新思维,必然难以顺应时代潮流和满足时代发展要求,难以应对复杂风险和挑战,甚至丧失发展机遇。
  (二)治理知识差距
  丰富的治理知识对领导干部提高治理效能尤为重要。领导干部作为党和国家治理方针的具体实施者、组织者、领导者、宣传者,承担着执政兴国、执政为民的重要职责,自身治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决定了治理工作能否有效推进,以及治理结果是否高效。当领导干部治理专业知识缺乏的时候,必然导致其治理水平受限、治理信心缺乏,进而出现少知而迷、无知而乱的现象。当领导干部治理实践经验不足的时候,其在实际治理工作中就会手忙脚乱,甚至无从下手。可见,领导干部只有注重治理理论知识的持续学习,注重治理专业知识和治理实践知识的不断积累,才能在治理过程、治理实践中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三)治理能力差距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领导干部治理能力现代化。领导干部治理能力不足,必然会导致我国的整体执政能力和实际治理效能低下。一是改造自己主观能力不足。一些领导干部实际工作经验缺乏,甚至不去深入实际了解问题,服务群众意识观念淡薄,看不到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治理工作中主观意识较浓,看不到民众要什么、盼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