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2020年12月下期
数据空间域行政管理理论的哲学向度构建/褚尔康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褚尔康
日期:2021-01-22 16:51:20
质模态到数据模态的转化,必然带来客体向度具象模式向抽象模式的转化过程。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抽象化成为社会系统运行与控制的基本趋势。信息哲学认为,数据空间结构化的构建过程,其本身就是管理要素从具象模式抽象为数据模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数据抽象并没有消除实体的信息内容,而是通过标准化的抽象,更加突出事物的实证要素信息,从而进一步摆脱具体场域的实体性限制。这不仅是对现实的一种精确描述,而且是对现象感性层面的超越和扬弃。通过对事物信息的抽象化抽取,进而抽象、系统诠释社会运行规律,进一步提升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在这种向度的转换过程中,数据空间对象更加呈现出抽象化的特征,并且更加依赖符号系统的载体作用。从数据空间的结构性组成来看,数据信息不再是某种客体性存在,而成为主体事物空间的组成要素,所有空间都可以向信息空间进行投影。也就是说,主体必须首先符号化,才能实现现实空间的投影性,信息资源的需求分析和采集过程必须围绕特定的“编码”结构进行处理。只有进行有序的组织结构化处理,才能在系统检索和分析中发挥出行政信息资源的作用。在这种转化过程中,电子政务平台的运行和管理的重点从信息对象载体转变为信息本身所蕴含的数据要素,实质上就是在组织内部收集、筛选、加工、传输、反馈和处理信息,以指导组织内部各项业务按照预定目标运行,从而实现管理活动从定性分析到定量处理的质的飞跃。
(三)从要素模型向结构模型的关系向度转换
现代行政管理理论认为,对行政行为的分析应更加注重从模型的构建层面明确事物的运行方式及运行机理,从而有效提升模型构建的科学性水平。传统行政学研究模型倾向于个体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特别是行政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本身。现代行政管理理论则注重由个体要素到结构要素,进而转向关系要素的场域的结构体的研究。任何系统的维系和稳定性均来源于内部结构多层级和复杂信息运行结构的网络架构与外部环境之间所形成的复杂的适应性过程,即在两者的内化与外化之间寻求一种有机平衡。在数据空间结构条件下,传统的科层制组织结构被分解成众多小规模的、松散组合的组织单元,并通过网络和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协作,构成一个整体。在这种模型结构中,信息采集、传递和使用的成本大幅度降低,这大大增强了科层制组织体系的控制能力。政务信息的数据传输渠道不再是基于层级化的单通道模式,而是向着扁平化的混合型转变。另外,数据网络所具有的开放性、虚拟性和去中心化的特征也促进了政府管理的网络化、去中心化和自组织能力,有效提升了科学和民主行政的水平。信息的搜集和处理不再局限于科层制的上下级单一渠道,而是通过数据处理中心实现信息流在多维层面的系统性传递;不再以结构化的要素模型为主要对象,而是数据网络在组织内部各个维度和各个方向上进行传递。这种基于客观的量化描述世界的方法,成为数据空间特殊的观察模式和方法。这种模型的外部性特征,则是在跨部门业务流程重组过程中更为有效的流程运行结构模式。这种以数据处理为中心的行政组织模型构建,其理论意义在于通过行政目标和复杂性模型的构建,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占有和应用,从而以此为基础构建起协调公共管理事务的效率和目标、实现更加科学的管理的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