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6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20年7月下期

乡村积分治理过程中的公共性重塑及其逻辑——以S省L村积分治理为例/石东伟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石东伟    日期:2020-08-24 15:27:39
共性受损的现象。
  2.积分治理对集体利益的嵌入。乡村既是村民的生活单位,也是生产单位,村民在生产、生活活动中会形成共同的利益需求,这些共同的利益需求单凭个人的力量是无法满足的,需要通过集体才能得到满足。然而,经济社会的变迁使乡村陷入了“越是集体的,越少有人关注”的自利经济学陷阱[6],从而导致农民不得不“靠自己而活”。在缺乏共同利益保障的情况下,乡村社会公共性流失、个体化崛起在一定意义上是对制度缺失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7]在村民通过劳动协作实现集体利益的过程中,积分治理也从村庄整体和村民协作关系两个方面培育起了乡村社会的公共性。一方面,村集体通过积分治理的制度手段发动、组织村民参与,并提供工具和场地,在乡村公共服务事务中扮演了组织者的角色,能够使村民对集体产生归属感和依附感,促进集体公共性的培育。另一方面,村民在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中,通过彼此间的协作和交往形成了团队意识和集体意识,有助于公共性的建设。集体利益的实现满足了村民的生产和生活需求,从而提高了村民对积分治理的忠诚度和认可度,使他们有更强烈的动机遵从积分治理的制度要求,杜绝不良行为,参与村庄公共事务,为公共性建设积聚了更多力量。
  (二)社会关系嵌入:公共性重塑的基础强化
  积分治理对社会关系的嵌入是通过利用和影响村民之间的社会关系来实现的,具体体现为对村庄社会关联的嵌入和对村庄社会评价的嵌入。
  1.积分治理对村庄社会关联的嵌入。积分治理激发了村民参与村庄公共事务或彼此之间开展互助的积极性。在治理过程中,村民在不同的情境下,既可能是服务的提供者,也可能是服务的受益人,因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积分治理促进了村民之间的互帮互助。这种互帮互助,一方面可以利用乡村社会原有的地缘、业缘等社会关联,形成熟人互助系统;另一方面则可以在“半熟人”或“陌生人”之间建立社会关联,形成公共互助系统。熟人互助系统的运行,能够使原已熟识的村民之间联系更加紧密,从而强化旧有的村庄社会关联;“半熟人”或“陌生人”之间的公共互助系统的运行,则能够使原本缺少联系的村民在彼此之间建立起社会关联,从而使村庄的社会关联得以拓展。同时,不论是熟人互助系统还是公共互助系统,从本质上来说它们都属于乡村社会资本。由于社会资本具有自我强化的特性,通过积分治理建立的社会关联能够在积分治理运行过程中不断地得以强化,最终构建起紧密团结的乡村社会共同体,以强大的公共性扭转乡村“原子化”倾向。
  2.积分治理对村庄社会评价的嵌入。积分治理对村庄社会评价的嵌入是指积分的评定与奖惩措施能够与乡村社会的面子、地位等文化结合起来,从而激活乡村的社会评价机制,形成公共舆论的约束力,助推公共性建设。积分治理结果的应用需要经过积分评定环节。由于积分评定直接关涉村民的奖金和福利发放,所以这一环节往往能够吸引村民普遍关注,是村民监督的重点,因而能够实现村民的“集体在场”。在积分结果应用中,对得分高的村民进行奖励不仅仅只有物质意义上的作用,经过村民的“集体在场”社会评价,这种奖励就会放大为乡村社会内部的荣誉和肯定。村民的积分高会被认为更遵守村庄公共规则、更具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