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6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9年10月下期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王道政治/张东赞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张东赞 日期:2019-10-09 11:59:31
社会,携手同行,寻求共同发展之道。[5]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从中国传统文化出发,将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联系在一起的一种价值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古人思想中的这种“道”的施行,就可以达到人类最合理、最伟大的文化境界。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的是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对话而不是对抗。哈贝马斯指出,人们之间是相互对话,还是只是彼此凌驾地说话是有区别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为世界的发展提供的中国方案,当然,这种方案也是能够被理解的,即每个拥有相应判断能力的人都会赞成,强迫和操纵与这样的主张是不相容的。也就是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只是中国向世界提供的一种方案,而并非强制推行观念。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和合的思想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人类出现文明危机的关头应运而生。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种和合世界观的体现,是以对话的形式来寻求国际主体之间的最大公约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绝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具体的实际行动。以中非关系为例,2018年9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中非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指出,中国愿同非洲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筑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树立典范。中非命运共同体体现的是协作共赢的发展思路。反观西方世界之前在非洲的殖民政策,西方国家只是把非洲当作资源以及人力的来源,是一种殖民性质的关系,其着眼点并非非洲的发展。中华文明作为农业文明,有其稳定的一面,几千年的文明未曾中断就是很好的证明。在工业化过度发展的情况下,社会的发展变化需要稳定的因素注入,而中华文明无疑恰适其需。
  四、世界伦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共识
  全球化已经成为趋势,逆全球化无疑是逆时代潮流。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在谈到全球化的问题时说:“所有要摆脱这种时代、幻想躲进被分割的世界里的尝试都是荒谬、滑稽的。世界是一幅无法挽回的相互之间自说自话的交流的漫画。”[6]文化本质上是多元的,但是工业化、信息化以及工具理性正在以远远超过文化多元的力量在世界各地发威。此外,武器的智能化正在以越来越精巧的方式威胁着人们平静的生活和宝贵的生命。面对这样的威胁,人们必须放弃成见、求同存异,共同应对全球化的风险。
  世界不同的文化之间必须寻求共同的价值,追求一种和而不同的方案,共同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在文化之中,信仰和伦理是文化之根,虽然不同的国家或者民族有不同的信仰,但是在伦理方面可以达成共识,即形成世界伦理。没有世界伦理就没有全球政治。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家之间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如何找出各国都可以接受的世界伦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可以接受的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是经济或政治上的共同体,更是文化上的共同体。
  世界伦理是一种前提,存在共同的认知。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的是共同发展,而共同发展的前提是共同的认知。不同文化之间的伦理价值具有一致性。儒家文化所提倡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一种仁爱的思想,这与基督教文化中“爱”的思想具有一定的相通性。“王道”中的仁爱思想就是伦理的核心,这种伦理是存在一致性的。“对于下一时期文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