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4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9年8月下期

破解全球治理赤字的意识形态视角探析/冯晓阳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冯晓阳 日期:2019-08-12 17:06:56
际层面的体现,对国家的抽象不应以丧失人的主体性为代价,人是目的而非手段。[6]具体到意识形态建构上,就是把中国共产党对人类的终极关怀体现在意识形态中,阐明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本身蕴含的党对人类社会现状、未来的思考,以及对不同国家和地区人的生存生活状态、人的行为、人的观念、人的尊严等的关切,从人与人的关系角度,以更宽阔的视野进行意识形态的建构,在人的终极关怀上破解全球治理赤字难题。
  建构意识形态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伴随着思考和建设的过程,建构有中国温度的意识形态,要把人文研究与科学研究相结合,有长远的系统思考。要系统地思考和研究人生观、价值观、伦理观、人权观、民族观和文化观,把这些深层次的价值观念延伸到精神世界问题上,使党的意识形态成为既具有中国气派,又有时代特点和科学真理的观念和理论体系。在话语表达和风格上,做到生动有力、新鲜活泼、雅俗共赏。此外,党的意识形态还应该对全球化时代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过程进行关注,对国际政治经济社会问题和国际伦理关系进行更有说服力的研究和解释,使党的意识形态在破解全球治理赤字难题中成为重要的精神武器和精神力量,而不是以简单的政治说教式的批判来进行简单的攻势宣传。
  加强意识形态层面的交流与合作,传达中国积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决心与态度,是回答习近平“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破解全球治理赤字难题不可忽视的路径。党的意识形态在发展、完善过程中,既要发展自身个性,又要逐步增强国际共性,为破解全球治理赤字难题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参考文献:
  [1]奈.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M].吴晓辉,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11.
  [2]王沪宁.作为国家实力的文化:软实力[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3):91-96,75.
  [3]亨廷顿.文明的冲突[M].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2:161.
  [4]朱继东.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283.
  [5]季玲.国际关系中的情感与身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104.
  [6]王义桅.超越国际关系:国际关系理论的文化解读[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234.
  
  责任编辑 王 惠  
  E-mail:ldkxwh@163.com  
  电  话:0371 - 63937245  
  
  
 
[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