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9年8月下期

破解全球治理赤字的意识形态视角探析/冯晓阳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冯晓阳 日期:2019-08-12 17:06:56
统性、规范性、解释力和吸引力,让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真正具有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意识形态的建构是理论与实践的知行合一。一方面,我们要开展务实外交,不断拓宽外交领域,对外交实践进行理论的总结、整合和升华,最终形成视野恢宏和内涵丰富的理论架构。另一方面,重视党建构意识形态的世界观建设,拓展党的意识形态的格局,深入研究新时代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全球治理新思想、新思路和新观点,对全球力量对比、各方面矛盾和多种势力有清醒的估量,提升党的意识形态在国际问题上的前瞻性。
  (二)以中国智慧实现对传统意识形态的超越
  2014年11月28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国必须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我们要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对外工作理念,使我国对外工作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华文明绵延几千年,中华文明中的优秀理念为我们提供了文化思想智慧,我们的意识形态要带着中华民族的独特文脉去破解全球治理赤字难题。
  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中,行为体之间和谐相处、休戚与共的和谐生存与发展理念,是中华民族绵延不断的文化脉络。在全球治理体系面临变革的关键时刻,我们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中国哲学中的“大同”思想及“和而不同”的包容理念有着一脉相承的文化基因。破解全球治理赤字难题,中国共产党要用中国智慧为全球治理寻找价值基础。其一,以更宽阔的视野理解和整体审视中华文化,用儒家的理想思想、法家的现实思想、战略家的谋略思想和纵横家的机变思想等中华文明蕴含的智慧去化解全球治理中的思想冲突。其二,将中华文明中蕴含的整体论、人民、共享、平等等理念融入话语表达体系中,引导世界最大限度地降低人类对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其他物种的要求,同时给西方国家灌输“和”的价值理念,把财富、收入、资源和机会更平等地分配给其他国家和人民。更为重要的是,把仁爱等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和价值观融入其中。其三,中华文明史能够绵延几千年,是因为中华民族始终在更新和再造中华文明,这个过程尽管历经沧桑,但从未中断,若要用中华文明蕴含的智慧去破解全球治理赤字难题,还需要对中华文明要素进行更新和创造性发展,更新、创新和整合中华文明外交理论内核,对中华文明蕴含的传统的外交思想和理念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和发展,使传统的外交视野从国家观向全球观转变,使国家之间的联结从协和万邦向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在这种自我更新与转变中实现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的交相辉映,在文明之间的互见互补中实现中华智慧对全球治理赤字的破解和对传统意识形态的超越。
  (三)赋予意识形态以情感和温度
  进入21世纪以后,国际关系学界开始出现关注情感作用的呼声,学者们开始探讨情感在外交决策、规范传播以及身份构建中的作用。[5]意识形态在功能上固然有政治色彩、政治理念和政党的倾向在里面,但作为一种理性的、系统的价值观,意识形态若要承担起社会引导功能和凝聚功能,还有一种内在的要求,即加深人们对世界和人类的根本问题的认识,使人类向和平、进步的未来发展。这就需要我们赋予意识形态以人类的终极关怀。
  如何让意识形态具有人的终极关怀的温度呢?国际关系学是人学在
[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