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4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9年6月下期

“互联网+政务”背景下 “屏幕官僚”组织认同建设/杨 园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杨 园 日期:2019-05-31 16:32:16
培养“屏幕官僚”的责任思维。看起来“屏幕官僚”的工作很简单,就是轻点几下鼠标,但这一点则涉及公众利益、社会发展以及国家安全,因此,很有必要让“屏幕官僚”认识到自身工作与国家战略之间的关系,培养“屏幕官僚”的责任意识。其一,发挥屏幕的价值。除软件和程序开发之外,要强化“屏幕官僚”的反馈职责,对公众使用软件后的回复和回应进行收集、分类,以便政府对公共政策进行调整,在提升行政效率的同时,也促进公共资源配置的公平合理,真正体现“互联网+政务”的价值。其二,形成共享责任意识。“互联网+政务”不仅仅是“屏幕官僚”以及虚拟行政组织的事情,而是涉及众多政府部门与行政人员。虽然“互联网+”打破了原有的行政权力结构,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部门之间的合作不再需要。或者说,越是在“互联网+”模式下,越需要各部门协同工作。为此,“屏幕官僚”需要将有价值的数据和信息在各部门之间传递,增强政府整体决策的科学性,同时这也是对“屏幕官僚”的一种广义监督。
  其次,培养“屏幕官僚”的学习思维。跨界、融合、共享的“互联网+”大大提高了数据更新速度,如果“屏幕官僚”不能与时俱进,就会影响“互联网+政务”的效果。因此,“屏幕官僚”要树立学习思维,以更好地满足“互联网+政务”、政府部门、公共服务的需求。其一,“屏幕官僚”要树立技术学习思维。作为“互联网+政务”的执行者,“屏幕官僚”要不断进行技术更新,牢牢掌握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并且要实施灵活性操作,对政府公共平台的服务界面、技术功能等提出优化建议,促进数据整合。其二,“屏幕官僚”要有法律思维。“屏幕官僚”掌握着数以万计公众的个人信息,这些信息可以获取巨额利益,如果“屏幕官僚”法律意识淡薄,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屏幕官僚”要以公众、社会和国家利益为重,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使得“互联网+政务”在法治轨道内运行。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屏幕官僚”的社会价值,实现“互联网+政务”的战略意义。
 
  责任编辑 于小曼  
  E-mail:ldkxyxm@163.com  
  电   话:0371   -   63861565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