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4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9年6月下期

领导力视域下单位成员归属感培育进路选择/马正立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马正立 日期:2019-05-31 11:45:01
感便由此产生。
  二、全面思考:发挥单位成员思维优势
  在明确了单位愿景、规划了行动路径之后,接下来领导者的任务便是引导单位成员保持一种通往愿景的状态。也就是说,如何将单位成员的知觉空间与实现特定愿景或达到期望状态的过程中所涉及的问题空间结合起来。换言之,领导者需要采取有效方法将不同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归类并加以管理,由此所形成的思维模式被称为后设程序模式。后设程序模式能够用于很多方面,包括激发单位成员积极性、更好地理解单位成员的思维方式、帮助单位成员扩展并共享各自的知觉空间等。在领导实践中,后设程序模式可以探索与某一特定任务或目标有关的知觉空间,扩展个人和他人的知觉滤网与知觉空间,帮助彼此理解不同的思维方式,并且共享知觉空间。对于领导者而言,掌握各种后设程序模式所隐含的不同思维方式并加以利用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的思维方式是由各种后设程序模式按照不同的集群,以不同的比率和排列形式组成的。在一个任务周期中,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思维方式,同样的后设程序模式在不同集群的不同阶段所起的作用也存在差异。因此,对处于任务周期不同阶段的领导者来说,重结果轻过程的思维模式有可能会优化单位成员的表现,也有可能会制约单位成员的表现。在领导过程中的某个阶段,领导者需要强调共识,而在其他阶段,领导者则需要鼓励不同观点的表达。
  在领导过程 的不同阶段,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做事方法所体现的价值是不同的。在形成方案阶段,注重大局和长远规划的思维方式更有用;在方案执行阶段,专注于短期行动的思维更重要;在风险评估阶段,应该更重视逻辑思维和细节思维。所以,领导者需要辨别不同类型单位成员的不同后设程序模式并加以引导。在此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是维持两个方面工作的平衡:一是鼓励创新思维,二是基于最终目标和相关事务达成共识。
  概而言之,领导力就是解决问题和实现目标。实现目标和解决问题是相互关联的过程,可以通过互补方式同时展开,但在不同时期应有所侧重。如果当前情况是要解决问题,领导者应侧重于鼓励创新;如果当前情况是要推行新思想,领导者应侧重于达成共识。领导者在引导单位成员形成某种思维方式时,要注意平衡——对任何思维方式的偏好都不能以损害其他思维方式为代价。这就要求领导者能够把握不同思维方式的特点,并根据特定状况对每种思维方式做出合理回应。
  三、增强信念:培育单位成员行动信心
  新时代的领导者越来越需要不断增长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以帮助自己围绕信念与价值进行沟通与管理。领导者在信念与价值层级所发挥的作用主要围绕两个方面展开:感知变化和管理变化。领导者在信念与价值层级上有效发挥领导力,可以帮助单位成员正确而有效地应对变化和各类过渡性情境,最常见的方法是“松动信念”“破框法”“意义换框法”“环境换框法”,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单位成员找到分析问题的新角度,扩大单位成员的知觉空间,从而让单位成员赋予特定事件和情境以各种新意义。
  一般来说,在变化与过渡环境中出现的问题主要取决于信念与价值在该环境中所起的作用,信念和价值所起的作用不同,出现的问题也就不同。单位成员的信念和价值根源于深层级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