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9年2月下期

国内整体性治理研究述评/刘学平 张文芳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刘学平 张文芳 日期:2019-02-27 16:45:38
与公民社会的协调发展?郑杭生与邵展鹏提出要实现治理模式本土化,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的关系是探究适用性的突破口,并提出三条探究适用性的路径,这对未来研究整体性治理在我国的适用性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五、整体性治理研究的评价与展望
  近年,尽管学界对整体性治理的研究不断增多,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相对于西方而言,国内整体性治理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未来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一)整体性治理研究的总体评价
  第一,国内研究初步构建了整体性治理的研究领域,将研究内容聚焦于整体性治理的产生逻辑、运作机制、制度化策略、实践应用以及质疑反思五个方面。国内学者已经逐渐走出理论译介阶段,开始立足于国内实践,研究整体性治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国内整体性治理的研究逐渐本土化。
  第二,近年,经过学界的比较研究,学者对整体性治理的认识越来越全面,不再片面地将整体性治理作为解决碎片化问题的万能药,开始考察整体性治理理论的适用性,在与相关理论对比研究中,既认识到整体性治理理论相对于其他理论的优越性,也意识到整体性治理理论自身的缺陷。基于这种认识,学者们更多地从本土化目标出发,结合实践问题,从动静态、内外部发展整体性治理,这对于推动我国整体性治理研究水平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
  第三,在整体性治理研究领域已经有不少学者成为领军人物,如复旦大学的竺乾威、胡佳、翁士洪、朱玉知,武汉大学的丁煌、曾凡军,华中师范大学的张立荣,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曾维和以及燕山大学的韩兆柱等,他们在整体性治理研究领域取得了一些成果,相关研究涉及公共危机治理、环境治理、跨界污染治理、食品安全等领域。
  (二)整体性治理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第一,研究内容上,国内学者更多地集中于对西方整体性治理的介绍以及将整体性治理作为工具用来解决实际问题这两方面,对整体性治理的理论构建研究较少,理论发展不足。大部分研究是基于微观问题的零散讨论,没有形成研究体系,并且对整体性治理在我国的适用性及运用条件、理论自身的不足等研究较少,对该理论的阐释不够系统。整体性治理的引进虽然对我国的改革实践具有重大意义,但是由于其产生的文化土壤和行政生态环境与我国现实情况存在差异,整体性治理在我国是否会产生水土不服的现象?未来的研究要着重探讨整体性治理在我国的适用性问题,立足本土化反思,构建符合我国实际的整体性治理体系。
  第二,研究方法上,目前国内研究侧重于规范研究方法,实证研究较为缺乏。未来的研究要注重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的交叉进行,强化对整体性治理的实证研究,提升针对具体事件进行案例研究的水平,深入剖析整体性治理在具体实践应用中的内在机理,提高研究的科学化水平。
  第三,研究视角上,注重综合性研究。目前国内对整体性治理的研究视角侧重单维分析,如侧重理论译介的研究,很少涉及理论构建与实践应用,而侧重理论构建的研究也很少涉及其他两个层面,对整体性治理的研究以静态分析为主。一些研究夸大对整体性治理的作用,将整体性治理看作放诸四海而皆准的信条,仿佛一切跨部门、碎片化问题均能由整体性治理解决,这非常不利于整体性治理在我国今后的发展
[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