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9年1月下期

基于调节焦点理论的员工追随选择分化机制分析/崔 波 杨百寅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崔 波 杨百寅 日期:2019-02-27 11:36:46
  【摘  要】员工具有促进型和防御型两种调节焦点,以此为基础会形成促进与防御两种追随行为。员工追随选择分化是领导风格、组织氛围和个体特征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三种因素通过对调节焦点的影响促使员工形成不同的行为选择。促进型追随对任务绩效和情境绩效均具有积极效用,而防御型追随正向影响任务绩效,却与情境绩效存在着负相关关系。为此,领导者一方面要加强员工追随行为的构建与强化,另一方面则要实现防御型追随向促进型追随的转变,使员工与组织绩效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
  【关 键 词】调节焦点;领导—员工交互关系;组织氛围;追随选择分化
  【作者简介】崔波(1981— ),男,大连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组织行为;杨百寅(1961— ),男,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研究方向为创造力与组织创新、知识整体理论、个人与组织学习、学习型组织。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会质量视角下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市民化的促进机制”(项目编号:17BGL169)
  【中图分类号】C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606(2019)02-0051-03
 
  一、理论基础
  (一)追随理论
  西方学术界从追随主体、追随动机、追随者与被追随者互动关系等角度开展了追随理论研究,其中追随行为研究是追随理论的重要内容。追随行为是一个综合性主题。首先,追随行为强调领导者与追随者之间的双向情境互动。其次,领导者和追随者的个人特质、行为风格都会影响追随行为及其效果。中国学术界关于追随理论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现阶段研究主要是借鉴了西方的理论成果和研究方式,缺乏中国文化背景下的追随行为解读。因此,本研究主要基于本土化情境对员工追随行为进行分析。
  (二)调节焦点理论
  华盛顿大学教授Higgins在提出自我差异理论之后,又提出了调节焦点理论,认为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因此个体行为存在着促进型调节和防御型调节两种行为动机体系。促进型调节体系强调个体的趋利性,个体持有积极情绪状态,关注目标实现后的奖励获取;防御型调节体系强调个体的避害性,具有消极情绪特征,个体关注的是目标未实现时的惩罚规避。本研究在本土化情境下,基于调节焦点理论对员工追随分化进行重点分析,探究员工追随行为选择分化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在丰富本土追随理论的同时促进领导效能提升。
  二、本土化情境下员工追随选择分化的产生机制
  在中国文化背景下,高权力距离和高关系导向的特征使得中国组织内员工的追随行为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针对国内学术界一元化的研究缺陷和员工趋利避害的内在特征,本研究将本土化情境与调节焦点理论相结合,论述员工追随选择分化及其产生机制。根据上文论述,员工追随具有趋利导向的促进型追随和避害导向的防御型追随两种选择,这两种选择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研究从领导、组织、个体三方面对员工追随选择分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究员工追随选择差异的诱发机制。
  (一)领导因素对员工追随选择的影响
  在中国管理模式中仍然存在着较多的传统思维,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