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8年7月中期

1999—2017年国内外组织承诺的比较研究:基于知识图谱视角/周 洁 张建卫 赵 辉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周 洁 张建卫 赵 辉 日期:2018-07-10 16:37:35
的企业员工进行了追踪研究,但时间多为6—12个月,而国内组织承诺的动态研究仍十分匮乏。因此,应考虑长期纵向追踪和短期经验取样法,以考察不同周期组织承诺的变化规律。其二,设计实验研究。尽管国内外研究者对组织承诺的研究日益完善,但实验法仍十分缺乏,而实验法在探讨影响因素和作用结果的关系中又更具严谨性和科学性,因此,今后学者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套系统、科学的组织承诺实验研究范式。其三,增加案例研究法。目前国内外组织承诺以实证研究为主,案例分析法则相对较少,而该方法更有利于分析在组织承诺形成和作用的复杂过程中,考察其历史性、特殊性。
  三要创新理论基础研究。以往学者分别从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等视角对组织承诺的形成过程和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包括心理契约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组织公平理论等经典理论基础,但随着新经济时代和“互联网+”时代的全面到来,应不断创新组织承诺的理论基础以适应时代变化。其一,多视角创新组织承诺的理论基础。通过文献梳理发现,组织承诺研究理论是在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等传统学科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从脑科学、认知神经科学等视角探讨组织承诺形成机制的研究甚少,因此,未来研究可从上述新兴视角创新和丰富组织承诺研究的理论基础。其二,多领域拓宽组织承诺的研究范围。自组织承诺概念提出至今,其研究领域涉及企业、教育、医疗、军队等传统行业领域,但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催生了如新媒体、快递等众多新兴行业,因此,未来研究可进一步对新兴行业员工群体组织承诺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PARK T Y, SHWA J D. Turnover Rates an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A Meta-analysis[J].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13, 98(2): 268-309.
  [2]BECKER H S. Notes on the Concept of Commitment[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60,66(1):32-40.
  [3]MEYER J P, ALLEN N J. Commitment to Organization and Occupations: Extension and Test of a Three-component Conceptualization[J].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1993, 78(4): 538-551.
  [4]刘小平,王重鸣.组织承诺及其形成过程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1(6):58-62.
  [5]杨海明,李晓楠,薛燕香.基于知识图谱的组织承诺理论演变与研究趋势分析[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13(1):93-99.
  [6]SHERMATA W A. Centrifugal and Centripetal Forces in Radical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Under Time Pressure[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0, 25(2): 389-408.
  [7]HOLTOM B C, SMITH D R, Lindasay D R,et al. The Relationship Strength of Job Attitudes and Job Embeddedness in Predicting Turnover in a U.S. Military Academy[J]. Military Psychology, 2014, 26(5-6): 397-408.
  (图表详见杂志)
 
  责任编辑 白埕埸  
  E-mail:ldkxbcy@163.com  
  电   话:0371  -   63934209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