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4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8年7月中期

1999—2017年国内外组织承诺的比较研究:基于知识图谱视角/周 洁 张建卫 赵 辉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周 洁 张建卫 赵 辉 日期:2018-07-10 16:37:35
、领导行为对组织承诺的预测作用。另一方面,主要探讨组织承诺对个体态度、行为、工作绩效等结果变量的影响。张勉和李树茁基于相关心理模型揭示了组织承诺对员工主动离职的关键预测作用,苏方国、张小林等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组织承诺对组织公民行为和离职倾向的影响。
  三是组织承诺的文献综述研究。刘小平首次系统地对组织承诺进行了文献综述研究,并对中西文化差异及形成过程、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和实证探讨;胡卫鹏和时勘采用多测度分析法,对组织承诺的理论基础、概念界定、测量工具等进行综述,并提出已有研究在研究角度、研究方法、作用机制等方面的不足和展望。
  三、研究结论
  为了解国内外组织承诺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异同,本研究通过CiteSpace对国内外组织承诺研究的时间分布、研究热点和知识基础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如下研究结论:①通过比较国内外组织承诺研究的时间分布发现,近20年来,组织承诺研究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整体呈增长趋势,具体表现为前期缓慢增长、中期迅速发展、近期略有回落的发展趋势;国内研究起步晚、发展慢,学者的发文量明显低于国外。②通过比较分析研究热点发现,国内外组织承诺的研究热点具有相似性,均关注工作满意度对组织承诺的影响,以及离职倾向和工作绩效等结果变量。③通过比较分析高被引文献发现,在研究基础方面,均关注基于理论基础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但国外侧重元分析研究、统计方法和工具更新,而国内则侧重于组织承诺的本土化结构探索、中介机制和文献综述研究;在研究者代表方面,国外研究主要以Meyer等人对组织承诺理论、应用以及元分析研究,以及Podsakoff等人关于行为研究中如何控制共同方法偏差为代表;国内研究主要以凌文辁等人为代表,他们基于中国文化背景开发出员工组织承诺的五因素模型,并据此开展了大量实证研究,为组织承诺的本土化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四、未来研究展望
  一要关注互联网环境变化的影响。在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互联网确立了当今社会形态发展的基本支点,互联网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教育文化和国防军事等领域,“互联网+”时代已全面到来。因此,未来研究应从如下两方面注重组织承诺的表现特点与发展趋势:其一,关注社会网络关系对组织承诺的影响。互联网正在加强各组织、组织中个体间彼此的紧密联系,同时也对各类组织或个体的就职心态产生了影响,因此,未来研究应考察在互联网背景下的社会网络关系中,某类组织或个体组织承诺的表现特点、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等。其二,注重跨文化比较研究。尽管目前国内外学者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开展了大量有关组织承诺的本土化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跨文化的比较研究甚少。未来研究可在“互联网+”时代下,加强中西方文化背景下不同行业群体的组织承诺研究,并考察互联网发展、信息共享等社会因素对组织承诺的影响。
  二要丰富研究方法。目前,国内外有关组织承诺研究主要采用静态的问卷法研究,为考察不同阶段、不同情境和复杂的组织环境下组织承诺的表现特点、影响因素及提升路径,未来研究可从如下三方面加以完善:其一,加强动态追踪研究。组织承诺作为个体心理态度是不断变化发展的,目前国外已有学者对新入职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