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8年7月中期

现代公共空间建构中政府官员的角色探析/孟耕合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孟耕合 日期:2018-07-10 11:20:08
公共空间围绕公共性议题展开,公益性是其核心价值。阿伦特将人的生活划分为私人领域、公共领域与社会领域,目的是为了凸显公共性这一辨识公共空间的决定性标准。公共性蕴含着两个基本诉求:公共的可见性与公共利益的相关性,两者缺一不可。这就意味着即使在公开的场所讨论私人方面的问题,也不能称之为公共性问题。基于此,阿伦特深刻地分析了现代社会的虚假公共性。从表面上看,大众传媒的兴起促进了大众社会的繁荣,让人感觉实现了多数人意义上的社会理想。然而,大众传媒本质上倡导的是消费主义,缺乏公共精神,民众只是在形式上汇聚到一起,实质上并没有回归到公共世界。身处此环境的个体,一方面处于孤立无援的原子化状态,在资本操控的社会中呈现单向度的困境;另一方面又过度关注自我,沉迷于世俗化的物质享乐之中,最终会以自我的名义消解自我的真正个性,流于平庸的私人生活。哈贝马斯也认为,现代社会的公共领域已蜕化为消费的公共领域,大众媒介虽然使民众能更自主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民众表达的主题多局限于私人领域,与公共性相关的议题还很有限。阿伦特还尖锐地指出,民众沉迷于娱乐消遣,顶多是趣味和格调不高,而功利性的手段和价值导向才对公共空间更具有腐蚀性。因为唯利是图的人会表现出对一切所谓的文化价值感兴趣,以此满足其提高自身社会地位和尊严的目的。当这样一个群体与政治力量合谋时,大众型的文化就变成了一种意识形态。实现的手段直接影响着结果,持有功利主义心态、以损害自然界和他人利益为代价的不择手段的发展,断然不会营造出一个和谐的公共空间。按此发展,社会必然陷入“手段—目的”的恶性循环,从此丧失文化和政治的真正价值。[3]此外,阿伦特和哈贝马斯都曾指出,公共世界的范本是古希腊城邦生活,彼时的公共空间为公民提供了一个对政治畅所欲言的场所,因而具有中立性的立场。这也意味着公共空间秉持的是一种无私利性的公益价值取向。
  二是体现和崇尚民众的政治自由。自由属于政治范畴,我们平常所说的思想自由其实也潜藏着政治层面的自由需求。因为个体在头脑中的运思是不受束缚的,但要把思想表达出来则需要一定的政治自由度,思想自由实质上是要求表达思想的自由。阿伦特曾在《真理与政治》中通过区分真理与意见这两个概念,指出政治与意见表达的关系。她认为,真理是哲学家们通过理性方式加以阐释的富有逻辑性的哲学话语,本质上是一元或强制性的,它不容忍差异性。与此不同的是,意见属于公众的感受和想法,是多元且可以讨论的。阿伦特指出,政治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是意见,而不是真理。也就是说,政治自由是公民可以参与并表达自己不同观点的自由。然而,政治自由不是他者的缺席,而是自我与他者的共同在场,否则不过是自说自话。哈贝马斯因此强调主体间性,重视公共空间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互动。这一观点已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学术界大多认为,政治活动或者政治领域的活动能够得以实现,主要在于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为了表现个体性,也为了使个体与个体之间的联结得以建立,人们通过言语与行动呈现自我、沟通互动。“公共话语应该用民主的、对话的、妥协的、折中的途径来展开。公共话语不存在最后的拥有真理者,也不存在最后的胜利者。”[4]“我们的思想‘正确性’的唯一保
[1][2][3][4][5][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