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8年4月中期

反贫困文化建构的供给侧改革研究/李 华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李 华 日期:2018-06-06 17:49:56
源。
  这种整齐划一的文化扶贫安排在关注有形的、表面的东西的同时忽略了无形的内在的文化本质特征。以拨付扶贫资金进行贫困村的文化大院/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为例,建设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等功能于一体,资源充足、设备齐全、服务规范、保障有力、群众满意度较高的基层综合性公共文化设施和场所,但是文化大院建起来后怎么运作,如何发挥作用并没有具体的操作指导。尽管设计了“每个贫困村配备一位文化指导员,且规定文化大院每年开展各种文艺演出、展览、摄影、书法以及专项文化培训、辅导活动不少于10次”的量化目标,以及“制定文化扶贫活动配档表……明确指导人员、内容、计划等”的实施要求,但文化指导员的工作职责和服务是什么,活动开展的目的与目标对象是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都难以明确,实际运作起来也无法预设和确定。事实上,文化扶贫服务的谋划、组织、协调和引导都是视当时、当地情况随时变动的,这些因素的考核是不能用投资额、量化的活动数目来衡量的。
  文化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反贫困文化建构主要依赖贫困主体的自发性,政府部门的文化建设项目作为外力和载体,发挥作用的关键在于调动和发挥贫困主体的能动性。反贫困文化植根于贫困主体的意识形态之中才是内生性扶贫攻坚的真正发端,文化扶贫的根本在于贫困主体与扶贫主体的双向交流以实现扶贫的“送文化”到脱贫的“植文化”。但当前文化扶贫过程中,贫困群体参与不够充分,参与的领域也多集中于文体、娱乐活动,参与的质量与数量都不尽如人意。
  文化扶贫的成效多浮于表面,而在深层次的精神面貌、生活态度以及脱贫的实际行动方面,文化扶贫的效果不大。如贫困主体对农业科技文化、新型劳动技能、经营管理常识等文化扶贫内容的需求与引导都存在欠缺,而这些都需要发挥文化的手段职能,是服务和促进经济脱贫的不可或缺的内生动力因素。因此,文化扶贫亟待创新方式方法,以帮助能够充分发挥手段与目的的脱贫文化的植根与成长。
  (三)文化扶贫的运作与绩效评价不利于脱贫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政府为主导的文化扶贫采取的仍然是自上而下制定文化扶贫目标,然后层层分解目标与任务的做法。以N市的文化精准扶贫运作模式为例,顶层设计是N市政府农村精准扶贫开发工作实施意见中的一项重点工作——推进文化惠民建设。在贫困地区和贫困村安排公共文化惠民项目,规定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以下简称文广新局)为主要责任单位,然后文广新局据此制定一个更加具体、细化的《N市文化扶贫工作方案》,确定相关的文化扶贫工作内容与目标,然后整个文化扶贫就依照这个方案确定的“实事”以项目申报、实施和考核的方式来运作。该市的917个贫困村根据情况逐级上报文广新局进行申请,然后由文广新局的内设部门根据职责权限进行审批;被批准的村庄进行项目立项和实施,同时明确完成时限以及责任单位。
  这一模式的绩效评价主要是考核项目以及资金是否在规定的时限之前建成或者用完,主要是检验文化扶贫的目的性功能是否达到。例如,文化扶贫补助发了多少、是否按时发放、举办了多少次文化下乡演出、建成了多少个农村书屋等,以及文化部门组织的对贫困户的调查问卷与访谈。就内容来讲,对文化扶贫的手段性功能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