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8年4月中期

党内非制度化行为及消解思路探析/魏嘉琪 孟宪平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魏嘉琪 孟宪平 日期:2018-06-06 17:23:36
以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人、按制度管事的体制机制。各级党组织要以鲜明和坚决的态度严惩非制度化行为主体,发挥查处的威慑和警示作用,实现非制度化行为主体代价最大化。还需要明白,党内非制度化行为是不断产生又被不断遏制的,并不能实现治理中一招制敌、治理后一劳永逸,不能抱着一蹴而就、一抓就灵的态度,要保持清醒认识,充分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以持续高压态势予以应对。
  第四,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整合监督资源,减少党内非制度化行为产生的机会和概率。完善的监督体制对消弭党内非制度化行为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通过兼容并蓄和批判继承形成一整套科学化监督体系,不断延伸制度监管的广度和深度,这样才可最大限度地发挥监督的威慑力。要创造性地推动党务和政务公开,尽早实现“透明政党”和“透明运行”的预期显性效果。要发挥好公众的监督作用,保证人民的知情权与监督权,真正使人民群众对党员干部的监督形成常态化。要依据不断发展和更新的形势和背景,创新监督形式和方法,实现党内监督和党外监督有机结合,进一步拓展监督的广度和深度,形成严密的监督体系,做到事前、事中和事后无差别,工作、学习和生活无保留,八小时之内和八小时之外无死角,使监督系统成为一个动态发展的系统、一个不断变革的开放系统、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系统,确保党员干部的行为按照既定的制度化轨迹运行,使党能够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充溢着奋发向上的正能量,跳出“历史周期率”。
 
  参考文献:
  [1]彼得?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和权力[M].孙非,张黎勤,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349.
  [2]孟宪平,姚润田.国家治理语境中的非制度化生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88.
 
  责任编辑 张小瑞  
  E-mail:ldkxzxr@163.com  
  电  话:0371 -  63926295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