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8年1月中期

精准扶贫中的突出矛盾及化解之道/刘金新 薛伟芳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刘金新 薛伟芳 日期:2018-02-06 10:09:29
  一是家庭收入。若农户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在贫困线边缘徘徊,家庭收入存在较大的不稳定性,一旦遇到外界冲击,则极容易返贫,此类贫困户的脱贫就具有脆弱性。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波动愈频繁,低于贫困线愈多,则脱贫脆弱性愈大。
  二是家庭资产。家庭资产是贫困识别的基本依据,也是农户脱贫后能否致富的主要制约因素。家庭资产包括生产性资产和生活性资产,其中,生产性资产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贫困户脱贫以后对经济机会的利用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贫困户的家庭资产尤其是有形资产最容易观察和衡量,若生计资产偏少,特别是家庭生产资料或金融资产低于一般农户水平较多,则其脱贫具有较大的脆弱性。
  三是减贫能力。一部分贫困家庭存在无法克服的减贫能力障碍,如家庭中存在无劳动能力的老年人或残疾人等弱质群体,这些特殊家庭需要政府持续救济。随着社会保障的日益完善,一般意义上的劳动力欠缺只是脱贫限制因素,不一定构成贫困的必然要件。真正制约贫困户可持续脱贫的是其获取资产、运用资产和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而与能力直接相关的机会和权利状况,也是脱贫是否具有脆弱性的参照。[2]从静态上观察,就是脱贫脆弱家庭对外部风险不敏感,风险过后家庭经济复苏缓慢,对外界援助依赖性大,甚至陷入贫困“宿命论”。
  四是参照衡量。参照衡量指可参照贫困户过去的贫困状态来衡量其脱贫脆弱性。一般来说,过去贫困不等于现在贫困,现在贫困也不等于未来贫困,但过去的贫困和现在的贫困与未来的贫困之间一定存在某种重要联系。过去的贫困有“多数时间不贫困”“有时贫困有时不贫困”“几乎总是贫困”三种基本形态。[3]过去“多数时间不贫困”的家庭,脱贫后的稳定性较高,脱贫脆弱程度低;“几乎总是贫困”的家庭,脱贫后最容易返贫,脱贫脆弱程度最高;“有时贫困有时不贫困”的家庭,脱贫脆弱程度居中,在自身努力和外界推动之下可能稳定脱贫,也存在遭遇风险冲击时滑向“几乎总是贫困”的较大可能性。
  (三)做好扶贫项目规划
  扶贫资金使用效率和扶贫项目质量直接相关,只有规划合理、人才配套、充分发挥乡村资源优势的项目,才能真正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率,获取较高的扶贫项目收益。
  一是基于乡村资源引进扶贫项目。扶贫施策者要善于调研分析贫困农户和贫困村的真实需求,找准制约贫困户和贫困村发展的真正短板,并结合乡村地理位置与资源优势、历史传统和价值观特点等规划扶贫项目,而不是盲目嫁接、随意安排,以免浪费资金。
  二是以项目为载体,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整村持续发展是个体稳定脱贫的基础,没有整村的持续稳定发展,单个贫困户就比较难以彻底摆脱贫穷困境。以村为单位集中扶贫资源,先壮大集体经济,后增益贫困群众,虽然短期脱贫减贫效果可能不明显,但从长远看,能够形成贫困户和贫困村稳定脱贫的经济基础,扶贫资金使用效率较高。
  三是保障扶贫项目增益每个贫困户。既提高贫困户收入水平又增强其生计能力的有效减贫方式是资本入股和合作社经营。资本入股形式多样,资金、土地、技术、劳动力乃至房屋、树木都可以作为资本入股。资本组织形式可采用农民相对熟悉、容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