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2018年1月中期
绿色人力资源管理:文献回顾与展望/王 林 胡筱菲 丁志慧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王 林 胡筱菲 丁志慧
日期:2018-02-06 09:33:55
风格、领导类型及领导个性对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此外,在前因变量研究中,还可以尝试探讨个人特质和组织特征的交互作用所带来的结果差异。
(二)开发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量表
现有的文献中有关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量表,虽然呈现较强的相关性,但题项较少且内容缺乏全面性,信效度也缺乏说服力(Luis,2009;Chow,2012;Renwick,2013;Pascal,2014;Chen,2015)。后续研究需要开发新的量表,尤其要注重量表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同时也应考虑其在中国本土的适用性。
(三)跨学科和多视角研究绿色人力资源管理
绿色人力资源管理涵盖企业产品设计、生产、营销以及组织管理等各个层面,它是组织管理研究的一个整体融合(唐贵瑶等,2015)。未来研究可以尝试从组织行为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学科及新的理论视角进行探讨。比如,可以借鉴压力的认知理论对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结果变量——环保组织公民行为进行分析。另外,还可以尝试从组织认同、员工的工作满意度等视角考虑其他重要结果变量存在的可能。
(四)加强绿色人力资源管理本土化的研究
中西方社会背景差异悬殊,因此结合我国特殊的社会情境因素展开对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是很有意义的。对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跨文化情境的探讨,有助于对其影响机制研究的深入和完善,弥补目前本土文化研究的不足,并给企业实践提供更多的管理启示。
参考文献:
[1]Arulrajah A A, Opatha H, Nawaratne N N J. Gree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ractices: A Review[J]. Sri Lankan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2015(1):1-16.
[2]Boudreau J W, Ramstad P M. Talentship, Talent Segmentation and Sustainability: A New HR Decision Science Paradigm for a New Strategy Definition[J].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2005(2): 129-136.
[3]Sharma S. Managerial Interpretations and Organizational Context as Predictors of Corporate Choice of Environmental Strategy[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0(4): 681-697.
[4]杨光.绿色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绿色化[J].管理评论,2003(10):8-10.
[5]Wagner M. Green Human Resource Benefits: Do They Matter as Determinants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Implementation?[J].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2013(3): 443-456.
[6]Hart S L. A Natural-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5(4):986-1014.
[7]唐贵瑶,孙玮,贾进,陈扬.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述评与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5(10):82-96.
[8]Renwick D W S, Redman T, Maguire S. Gree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 Review and Research Agend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Reviews,2013(1):1-14.
责任编辑 于小曼
E-mail:ldkxyxm@163.com
电 话:0371 - 638615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