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4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7年12月中期

权力指数的特征及其内核/陈建先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陈建先 日期:2018-02-01 18:47:37
问A、B、C 3人各自的权力指数是多少?可以将投票可能出现的情况罗列出来(见表1),即投票者作为关键加入者的数量,与可能的排列数成比例,也就是投票者的权力状况。从表1可以看出,A的权力指数为4/6,B和C的权力指数为1/6。也就是说,在这个3人委员会中,权力分布不是按人口比例分布的(2∶1∶1),其权力指数之比为4∶1∶1.这个关键加入者的个数即称为权力指数。
  权力指数的含义表明:在投票模型中,投票者的数量并不一定决定其结果,而关键加入者是投票最终是否获胜的重要因素。投票者作为关键加入者的获胜联盟的个数越多,其权力越大;反之,权力越小。
  (二)权力指数的特征
  权力指数体现在投票模型的分配权力之中,体现在投票模型的先验权力之中,体现在投票模型的概率权力之中。
  1.分配权力
  按照权力指数的原理——夏普利值原则(付出多得到多,付出少得到少),所得与所付出的应该是按对等的分配方式来考虑的。其被广泛运用于投票之中,如票数安排要使权力指数与人数为相同比例,才能充分体现投票的民主性。参与投票的人数越多,投票者对投票结果的影响越小。其核心思想是,按照参与人对于联盟的贡献来分配联盟得到的总效用——分配权力。
  权力指数的分配权力特征说明:一是政治实力的体现不一定与投票数成正比。198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布坎南在分析投票模型“199人×199人=39601人”时指出,只要10000人赞成(25.25%)即可。[3]二是投票规则制定者也是权力拥有者,不同的投票规则会产生不同的投票结果,谁拥有投票规则的制定权力(分配权力),实际上就拥有较大的权力指数。
  2.先验权力
  先验权力是权力指数理论(夏普利值)衍生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所谓先验权力,是指投票者在投票前对自身权力的一种估值,也就是投票者自身对投票结果所产生影响力的一种判断,以避免盲目投票。因为依据权力指数理论,拥有投票权的人不一定能对投票结果产生影响,或者拥有投票权的人与投票的有效性不一定成正比,甚至可能出现貌似有权而实际无权的现象。
  班扎夫在分析权力指数时,对投票者的权力进行验证,即一种预判、估值。在投票模型中,群体每个成员的权力介于0—1:当某投票者对投票结果没有影响力时,其边际贡献为0,代表他没有任何权力;当投票者能够决定投票结果时,其边际贡献为1,代表他权力最大(独裁者);当投票者对投票结果有一定影响力时,其边际贡献为0—1,代表他有一定权力。先验权力实际上通过所有排列的顺序对投票者在这个排列顺序中的边际贡献做了一种估值。也就是说,投票者通过先验权力的度量结果,可以依次选择最有利于自身利益的投票选择。只要预先设定,少数票也可能战胜多数票。布坎南有一个投票经典模型:在25人的群体中,只要得到9人认同,决策者再进行预先的设定,就可能成为获胜者。也就是说,可将25人分为5组,将认同的9人均分到3组之中(在该组中成为多数),这样安排就能实现投票的预期结果。
  权力指数的先验权力特征说明:一是要穷尽所有投票方案,分析各种投票方案获胜的状况,否则将陷入“霍布森选择”(没有选择的选择)困境;二是预期投票结果的可能状态,即哪种投票方式是可能成功的,哪种投票方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