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7年11月中期

从“不迁怒”功夫看儒家修身的睿见与盲区/韩中谊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韩中谊 日期:2017-12-06 10:11:58
言之。”[6]“怒”具有发作频率高、难以克制并具有强大伤害性的特征,对于“怒”的关注自然在修身实践中具有重要分量,因而从“克己”“约情”“正心”“养性”的角度,将“怒”归入道德修身的范畴加以特别关注,在儒家价值系统内显得顺理成章。
  更重要的是,儒家对“迁怒”议题的探讨是与“怒”相关又有所不同的:“内有私意,而至于迁怒者,志动气也;有为怒气所动而迁者,气动志也。伯恭谓:‘不独迁于他人为迁,就其人而益之,便是迁。’此却是不中节,非迁也。”[5]766“迁,移也……怒于甲者,不移于乙。……程子曰:‘颜子之怒,在物不在己,故不迁。……’又曰:‘喜怒在事,则理之当喜怒也。不在血气,则不迁。’”[4]84程朱以为,因对某人有所怒而加倍惩罚,属于“不中节”;因对某人之怒而转移于他人或群体,造成殃及无辜,则属于“迁”。这一“不中节”与“迁”的区分,对应于《集解》的“不过分”与“不移易”。但如前所述,程朱学派采用“镜”喻,并不是要完全清除“怒”的生存处境,他们的关注点在于“怒”应当“在物不在己”,在迎接事物中判断当怒不当怒。换句话说,程朱虽然把“迁怒”视为“怒”的衍生现象,但不是通过去除“怒”以防止“迁怒”,而是把焦点转移到以“理”调适情感而防止“怒”之“迁”上来。
  “迁怒”的根源有二。“迁怒”一是体现于“心(志)—气—身—物”的结构,所谓“志动气”,“内有私意”,造成怒出于私己,而不是以客观情境为根据并以“理”为准绳,从而转化为触发行动意志的怒气,表现于仪容举止中,并危害到人伦日用之物事。例如,为了对所怒所恨的甲意图报复,采取怒骂和惩罚与甲相关联的个体或群体,或者为了舒缓情绪而把弱者当成发泄对象。二是体现于“气—心(志)—身—物”的结构中,“怒于甲时,虽欲迁于乙”[5]771之“欲”字,说明在“怒”的激情下难以克制自我,使得“怒”的情感具有“迁”的倾向,即任凭“血气”发动,会扰乱人的道德判断力,使人不能关注具体事情运用道德法则加以裁断,从而让怒气宣泄的对象具有不确定性(无辜者可能成为被迁怒的对象),此即所谓“气动志”。合而言之,真正的“不迁怒”,是以“事”为出发点,以“理”而非“私欲”为准绳,节制血气发动的激情,严格就事论事,就人论人。
  具体到修身功夫论,朱子给出了实现“不迁怒”的次第途径。“立之因问:‘明道云:能于怒时遂忘其怒,而观理之是非。又是怎生?’曰:‘此是明道为学者理未甚明底说,言于怒时且权停阁这怒,而观理之是非,少间自然见得当怒不当怒。’”[5]772宋儒功夫论发挥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方法,对不同禀赋资质和为学深浅的人的修养功夫加以区分。明道“怒时遂忘其怒”的修养功夫,有去情而主“静”的思想倾向。朱熹由于汇通北宋儒家之取向,因而将其视为针对初学者的修养功夫,要求初学者在血气发动时暂
[1][2][3][4][5][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