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7年11月中期

权力距离视角下群体性事件中的政府领导行为研究/李 鹏 李文慧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李 鹏 李文慧 日期:2017-12-06 09:35:10
  【摘  要】群体性事件中的政府作为法定权力赋予的领导者,它的领导行为及实践会影响权力距离,进而放大或弱化群体性事件的效果。以权力距离—集权需求为维度的四分图,提供在中观的层面上理解如何提升群体性事件中政府领导行为的理论框架,结合江苏启东“7.28事件”的探讨,提出在一定限度内的低权力距离社会和高集权需求社会都有利于弱化群体性事件的效果,且交易型领导行为、精神型领导行为、变革型领导行为、传统型领导行为等四种政府领导行为,需要根据群体性事件具体情境的变化,完成与权力距离、集权需求的动态匹配。
  【关 键 词】权力距离;群体性事件;政府;领导者;领导行为
  【作者简介】李鹏(1978— ),男,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组织行为;李文慧(1994— ),女,大连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组织行为。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稳定研究课题重点立项课题“重大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关联性与稳评工作智力支持研究”(项目编号:2017lnwwkt-zd05);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重点项目“辽宁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信息发布机制研究”(项目编号:L17ASH003)
  【中图分类号】C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606(2017)32-0019-03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政治、经济、文化等发生重大变化,使得社会心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也随之转变。这一时期,人们对政府的权力不再过分敬畏,内心渐趋于追求公正平等,表现出挑战权威的行为,这一特征在群体性事件中表现的更为明显,倒逼政府领导行为做出改变。可以理解为,人们对权力的认知,即跨文化理论中的权力距离,是影响群体性事件中政府领导行为的重要因素。那么,在这一视角下,如何理解并提升群体性事件中的政府领导行为?本文将结合江苏启东“7.28事件”进行探讨。
  一、权力距离视角下的群体性事件
  荷兰心理学家Hofstede在20世纪60年代创立的跨文化理论,是文化研究领域的里程碑,而权力距离作为它的文化价值观的重要维度之一,是文化研究领域重要的理论概念。[1]权力距离是指在某个国家的机构或组织中,弱势成员对权力分配不平等的可接受程度,反映了弱势成员权力需求的不满足状态。其描述以弱势成员的价值观为基础,而权力分配通常是由强势成员,即领导者的行为来实现。[2]Napier等(1993)学者认为,权力距离是一种心理距离,由强弱成员的知识背景、价值观、能力等差异所导致。在这一视角下,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被理解为激增的权力距离引发的弱势成员的理性崩溃。
  在社会这一中观层面的组织中,群体性事件中的政府被视为领导者,而社会公众、企业等往往被视为弱势成员。在群体性事件中,高权力距离的组织可从以下几方面理解:组织的基础是权力;政府这一领导者拥有特权,通过不断集权扩大权力;组织体制的变化可以通过罢免领导者来完成;政府和社会公众、企业等弱势成员本质上是冲突的,且信任度低的弱势成员间难以合作。而低权力距离的组织从以下几方面理解:组织中成员的权力同等;政府认为社会公众、企业等弱势成员和自己地位也同等,只是职能不同;组织制度的变化可以通过重新分配权力来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