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7年11月中期

微观视角下领导者腐败影响因素研究综述/文晓立 陈春花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文晓立 陈春花 日期:2017-12-06 09:22:56
orff(2012)总结指出,从博弈论角度来看,贿赂不是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因而在理论上是无法实施的。经典博弈论对贿赂的推演结果和现实中的腐败表现明显是矛盾的,而对腐败的行为科学研究表明,互惠对领导者受贿的决策过程起重要作用,声誉则在重复博弈环境中很好地解释了腐败行为。
  (三)腐败行为模型
  在微观层面,领导者腐败行为往往受动机和态度等因素的影响。Rabl等(2008)基于动机阶段模型和计划行动理论,提出一个以欲望和意图两种要素为主的腐败行为模型,综合分析动机、意志、情绪和认知等行为性成分对腐败行为的作用机理。模型验证结果表明,通过腐败行为来实现个人或职业目标的欲望正向影响腐败行为,而腐败意图在二者之间具有中介作用。同时,个体态度和主观规范对腐败行为欲望具有较强的正向影响,个体知觉到的行为控制则会强化腐败意图。
  腐败行为模型整合了动机和态度对腐败行为影响的主要理论,从个体微观层面分析了领导者腐败行为的心理决策过程,获得了较多学者的认同,如Nordin等(2013)以马来西亚建筑业为例,验证了该模型提出的欲望和意图对领导者腐败行为的影响。
  四、领导风格对腐败的影响
  (一)魅力型领导
  DeCelles等(2004)通过构建一个多维度模型探讨了魅力型领导对腐败的影响。在该模型中,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压力是腐败的重要诱因,而魅力型领导者则因其在个人形象管理和下属感召方面的独特能力,可以通过创造机会而使得实施腐败更为便利或容易。研究者强调,魅力的阴暗面有可能使魅力型领导从组织的“英雄”变成“恶棍”,并最终导致领导者个人甚至组织的腐败。
  Tourish等(2005)以安然公司的案例证实了魅力型领导的腐败事实。魅力型领导风格强烈的安然公司的高管们,推行极权主义本质的愿景、设计类似于皈依过程的招聘系统、建立强调服从并惩罚异议的企业文化,但为了加深人们对领导者非凡能力、洞察力和感召力等个人魅力的印象,他们却过着极其奢靡的生活,腐败现象非常严重。
  (二)共享型领导
  Pearce等(2008)考察了共享型领导在企业高管的责任倾向特质影响个体腐败行为过程中的调节作用。共享型领导是一种团队的所有成员都充分参与到团队领导过程中的领导方式,需要团队成员之间保持同步的、持续的相互影响,并不断产生正式和非正式的领导者。Pearce等(2008)认为,去中心化的共享型领导是一种更加稳健、灵活和动态的领导架构,相较于中心化和垂直化的领导类型,这一领导风格在提高问题解决质量、减少反社会行为等方面具有较高的效率。另外,共享型领导本质上是权力和影响力的分享,有助于在整个领导系统中建立一套制衡体系。由此,研究者提出,共享型领导对高管腐败具有缓冲效应,即在共享型领导程度较高的组织中,企业高管的责任倾向对腐败的负向影响程度较弱。
  (三)道德型领导
  Manz等(2008)指出,领导者常常面临腐败和德行的两难处境。较之于理性的腐败影响和治理因素,如法律约束、犯罪惩罚、管理系统分散化和组织结构优化等,对真正的美德的倡导却经常被实践者和学界忽视,然而在意义重大的长期的道德领导过程中,德行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Manz等(2008)认为,以承诺和真诚为核心的
[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