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7年2月中期

后发赶超中信访前置介入的制度预警与流变防范/刘振勇 李玉华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刘振勇 李玉华 日期:2017-03-16 11:49:04
  信访前置介入实质上是一种风险预警机制,不过是借用了政治体系中具有“已病防变”功能的信访制度而已,是信访工作向群众诉求行为发生之前的延伸,是信息收集、分类纾解、信息上达,为政策制定、项目决策前置的预警系统。
  1.信访前置介入通过征集群众对政策、项目的意见、建议和期待,在集思广益、民主集中的基础上提高决策水平和能力,调整或完善政策、项目,寻求群众的回应、理解、赞成和支持,实现政策或项目最大限度地惠及广大群众。
  2.通过信访前置介入,对群众利益考虑不足的风险得以提前释放,有利于只争朝夕后发赶超战略的尽快实现。任何政策或项目的实施都需要良好的环境,对政策、项目的抱怨、愤懑风险的提前释放,减少了政策、项目推进中的摩擦与冲突,从而为后发赶超的预期实现提供了前提和保障。在社会管理制度改革知易行难的现实困局下,以全新的利益表达与整合机制进行社会风险的充分释放,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新的途径,有助于降低发展成本,实现社会力量协同。
  3.信访前置介入增强了群众的参与意识,加强了民众监督,有助于促进政策惠民不打折、项目利民不变形。“社会公众能否真正参与政治决策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还要受到公众自身的参与意识和政治法律的影响,具体包括人民群众参与政治决策不可避免的、内化于心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态度、政治价值取向等。”[2]信访前置介入不仅是风险超前释放的过程,也是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强化的过程。项目实施很难避开公众的视野,能够遏制权力的任性、懈怠、折腾、寻租,最大限度地实现项目惠民利民的设计初衷。
  三、信访前置介入预警机制实施的状况
  信访前置介入制度就是一种与信访衔接的风险预警机制。那么,信访前置介入机制在全国尤其是今天致力后发赶超的地区实施得怎么样呢?
  1.我国绝大多数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在后发赶超的实践中,先后构建了信访前置介入制度,或标识不一的风险预警机制。我国政府为了减少社会矛盾,一再要求各地“建立健全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督促各地、各部门和各单位在定政策、作决策、上项目、执法和组织重大活动前,事先评估可能给社会稳定带来的风险,预先出台防范措施,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不稳定因素和不稳定问题”。超前布置信访前置介入是一种风险预警机制,是就政策或项目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倾听人民的声音,汲取人民的智慧,把预计不足的风险化解在事发前,从而为政策或项目的顺利落地、开花结果提供良好的条件与氛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多项政策与大型项目落地前的征集民意、建议、批评等,就是对一些风险的事前把控与化解,铸就了今天建设成就的辉煌与卓越。
  2.一些地区在加速发展中甚至建立了风险熔断机制,以减少政策或项目不可预知的风险对民情民意的进一步伤害,以及对区域社会稳定的影响和对国家社会资源的无谓浪费。由于人们对眼下一些学科或技术认识的有限,或者由于认识分歧难于弥合,政策或项目不为人们认识与理解,在风险预防机制中嵌入熔断机制,对项目不满人数达到或超过一个城市总人口的3%,达到或超过该地农村人口的10%,超过该部门人数的20%,超过企业总人数的30%[3],启动熔断机制,考虑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