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2016年2月中期

和谐预警:群体性事件治理的中性美学通道/郝雅立

来源:领导科学网,领导科学杂志社唯一网站 作者:郝雅立 日期:2016-03-14 15:50:09
通行为,但是其借助的方式是行为沟通,是事件升级引发关注之后的被动沟通,而不是美学理念所倡导的语言方式的沟通,也不符合主动、平等沟通的审美趣味。群体性事件的参与主体希望通过“闹大”方式表达自己的意图和需要,通过扩大事情的影响给涉事方施压,使其在群体性事件的压力下开展被动的语言对话,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
  对话是一种处理和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引起的群体性事件的方法和策略,主要是通过利益双方或多方进行和谐的对话、协商,在消减双方敌对情绪的基础上,增加尖锐的利益矛盾得以缓和解决的可能性,从而实现多方损害的最小化和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对话是我国目前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纷争和群众合理诉求的重要方法,是利益多样和价值多元时代处理社会公共问题的可行性方法。发挥美学的现实功能,理性治理群体性事件,应探索建立民主的对话协商机制,在互动中走平等对话之路。在利益诉求产生初期,可通过对话了解群众诉求,对于合理合法的诉求可当场表明态度,无法当场表态的,可要求有关部门限期给予反馈。对因自身决策失误或工作不力而侵害群众利益的,应据实向群众讲明情况,公开承认失误,尽快予以纠正。对于群众的不合理要求,要讲清道理,要耐心细致地做好说服教育工作。利益矛盾激化之后,要迅速展开对话,及时收集信息情报,以真诚的解决态度使群众的情绪得以宣泄,使紧张的气氛缓和下来,同时,在问题的解释说明中消除误会与谣言,在平等的沟通对话、互动协商中尝试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翟洪涛.如何认识“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J].河北学刊,2002(3):39-41.
  [2]张甜燕.孔子的中庸精神与其对中国古典文学影响[J].金田,2014(11):143.
  [3]梁玉水.中和之美:作为一种语言结构意义分析之初探[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3):73-75.
  [4]何士光.努力像生活一样深厚——关于《种苞谷的老人》的写作[J].人民文学,1983(7):94-96.
  [5]张静波.中国传统音乐的审美思维:以“和”为归[J].江海学刊,2009(5):184-189.
  [6]Olson M. 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M].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5:53-60.
  [7]赵学诒.浅谈中国传统音乐审美体系的中和取向[J].名作欣赏,2012(33):169-170.
  [8]顾永芝.荀子音乐美学思想初探[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85(1):49-58.
  [9]牛芙珍.一个美学的核心范畴——“中和之美”再探[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3(3):13-18.
  (图表详见杂志)
 
  责任编辑 张小瑞  
  E-mail:ldkxzxr@163.com  
  电  话:0371  -   63934209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