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3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中国共产党制度领导力的价值意蕴、系统构成与实现机理/康 乐 臧秀玲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康 乐 臧秀玲   日期:2023-11-07 15:40:51
、以政党制度领导力为衔接、以党外制度领导力为统率,遵循“控制—整合—扩散”的逻辑进路,实现党的制度领导力从自身组织到政党政治再到国家治理的纵向嵌入、横向覆盖和全面激活。中国共产党自身组织的结构特点与资源禀赋、统一战线及其中心—外围组织的政治势能、党政一体的治理结构和功能机制则是党的制度领导力得以形成并不断成熟的关键要素。
  一、中国共产党制度领导力的价值意蕴
  中国共产党制度领导力把中国共产党这一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并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是引领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一)深化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中国化时代化的行动自觉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从控制阶级对立的需要中产生,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的产物。因此,在阶级冲突中产生的最强大的、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借助于国家因而也在政治上成为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并获得镇压和剥削被统治阶级的新手段。[2]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批判和打碎旧社会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新社会和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承担建设国家、服务社会、发展民主等轴心功能的理论起点和思想源头。基于对无产阶级政党自身建设和社会主义国家治国理政经验教训的历史考察,中国共产党以全新的视角,思考作为组织国家建设的唯一主导力量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组织自己并治理国家,经过一系列自主探索,最终得出“没有党的领导也就不会有社会主义制度”[3]和“治理国家,制度是起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作用的”[4]等重要结论。中国共产党制度领导力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并以党领导制度建设的能力和效力为抓手,“着力从制度安排上发挥党的领导这个最大体制优势”[5]的行动自觉,是确保党在治国理政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始终发挥锚定方向、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规律性的历史主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是一个内含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与具体制度等多个层级的科学完整的制度体系,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制度体系,蕴含高度规律性,呈现出改革发展稳定、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国防外交的高度统筹性。中国共产党制度领导力是党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急事”[6]的制度优越性的历史主动,也是党探索法治基础上政党与国家相互嵌入、以政党为中心领导国家但不取代国家的治国理政新模式的历史主动。中国共产党在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过程中,始终强调与历史发展规律站在一起,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这种重视规律的哲学思维和大历史观是中国共产党能够承担使命、克服困难、创造辉煌的前提条件。以正确的历史观作为支撑使得中国共产党有能力“适时做出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科学判断和决策,善于采取既有利于自身发展也有利于共同发展、既有益于自身安全也有益于共同安全的战略性举措”[7],为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提供一整套更加完备稳定和管用的制度体系。
  (三)践履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使命任务的核心驱动
  中国共产党遵循党建国家机理,“探索出一条先创
[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