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领导前沿
中国共产党改革话语建构的原则遵循/潘文丽 孟 楠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潘文丽 孟 楠
日期:2023-04-19 16:38:41
革实践的艺术魅力。这就要求我们党在建构改革话语时注重这种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仅从方法论意义而言,改革话语建构所坚持的科学性与艺术性,一方面强调把握改革的内在规律,善于运用科学方法破除改革进程中的困难和挑战;另一方面强调表达方式、表达风格的简洁生动,使改革话语更易传播、更易被人接受。
进入新时代,我们党要顺利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就必须从纷繁复杂的局势中把准改革脉搏、谋划改革路线、擘画改革蓝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化对改革规律的认识,根据时与势的变化不断完善,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不断深化,使改革更加符合实际、符合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符合人民群众新期待。”[9]这就表明,能否把准改革的内在规律和发展态势,是决定全面深化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性前提。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面对“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中国该走向何处的思想困惑,邓小平同志以远见卓识和超凡勇气毅然放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路线,冲破“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抓住思想解放的关键环节,以改革为突破口,闯出了一条好路、走出了一条新路。改革初期,由于缺乏现成的改革经验可循,针对改革进程中的诸多不确定性因素,邓小平同志主张用“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探寻改革规律,并鼓励人们敢于试错、勇于试验,好的要继续坚持,错的要坚决纠正。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沿用了“摸着石头过河”这项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鼓励大胆试验、敢于突破,不断把中国的改革事业引向深入。可以说,“我国改革开放就是这样走过来的,是先试验、后总结、再推广不断积累的过程,是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到内地、从局部到整体不断深化的过程。这种渐进式改革,避免了因情况不明、举措不当而引起的社会动荡,为稳步推进改革、顺利实现目标提供了保证”[1]35。40多年来,中国改革由个别试点到全面铺开,就是在立足现实国情、遵循改革规律的基础上做出的正确抉择,而善于寻经验、摸规律、用规律无疑也是中国改革从量变到质变、从小胜走向大胜的重要法宝之一。当然,自觉把握和运用改革规律还需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注重改革的系统性与协调性,将人的主观能动性与改革规律的客观性充分结合起来,乘势而上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
诚然,改革的成功需要科学的方法,但也离不开亿万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从动员群众方面来说,中国共产党人要善于用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民众表达自己的改革意志。正如毛泽东同志所强调的那样,“共产党员如果真想做宣传,就要看对象,就要想一想自己的文章、演说、谈话、写字是给什么人看,给什么人听的,否则就等于下决心不要人看,不要人听”[10]。40多年来,我们党在推动改革的过程中一向是灵活自如地运用语言艺术,准确生动、明白透彻地陈述中国的改革主张、阐明中国的改革理论、书写中国的改革故事。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强调关于改革的一些重大问题时经常用浅显明了、具体形象的语言加以表达,无论是1962年在谈到如何恢复农业生产时所引用的“猫论”,还是1985年在谈到军队臃肿时所比喻的“虚胖子”,抑或是1992年在南方谈话中鼓励改革要大胆试、不能像“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