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中国共产党改革话语建构的原则遵循/潘文丽 孟 楠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潘文丽 孟 楠 日期:2023-04-19 16:38:41
[5]。这就表明,我们党向来坚守以实现和发展人民利益为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握和解决好改革的重大问题,权衡和考量好改革的关键决策,每一项改革举措的制定、改革方案的落实、改革路线的谋划,都是基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诚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6]103。尤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通过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和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相继出台了数以千计的改革举措。这些改革举措以惠民利民为根本价值取向,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出发,涉及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根本目的在于扩大改革成效、释放改革红利,让全体人民从改革中获得更多的满足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二、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
  中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的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我们的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1]14这一论述再次明确了中国的改革从一开始就是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展开的。如果没有社会主义这个前提,中国的改革就会走上歧途,也必然产生普遍化贫穷,并由此带来陈腐东西的死灰复燃。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建构改革话语的过程也是捍卫改革性质和改革方向的过程。当然,长期观之,建构改革话语在立足正确政治方向的同时,还必须不断夯实改革话语的学术底蕴,增强改革理论和改革实践本身的说服力、生命力。
  方向和道路问题是事关改革成败的根本性问题。在改革的方向问题上,我们必须头脑清醒、立场坚定、方向不改、原则不移。改革之初,邓小平同志再三告诫全党,“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现在讲的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开放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原则下开展的”[4]138。同样,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改革的方向问题依然是我们党所关注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指出,在改革方向问题上,“我们必须头脑清醒,我们的方向就是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改弦易张”[1]15。可以说,中国改革40多年之所以能够取得一系列历史性成就、发生一系列历史性变革,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方向正确、道路适合。但不可否认的是,改革开放进行到今天,各种质疑改革、否定改革的声音一直不绝于耳,并试图从“左”、右两方面模糊我国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从“左”的方面看,主要以提倡“走封闭僵化的老路”的“左”倾错误思潮为代表,这些极“左”人士极力维护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认为中国搞市场化改革、发展市场经济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就是复辟资本主义制度。从右的方面看,主要以“走改旗易帜的邪路”的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民主社会主义、西方新闻自由主义为代表,其代言人极力主张用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那套理论体系指导中国改革进程,妄图从经济、政治、历史、新闻媒体等领域改变中国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其目的是想把中国的改革引上资本主义之路。现实表明,“走老路”的主张根本不符合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其最终结果只能导致中国贫穷、落后;“走邪
[1][2][3][4][5][6][7][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