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验证与发展:领导理论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实践/周 敏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周 敏 日期:2022-11-22 09:11:26
理和理性真理的价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实践是在历史演进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是中国共产党人一次次的主观选择和历史因素互动的结果,而以领导理论观察其实践,可以发现很多成功经验都可以在理论中得到验证。将领导理论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实践对照起来探析,一方面可以使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实践更具解释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将经验上升为科学,更好地指导和服务于实践。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实践蔚为大观,领导理论本身也是一个丛林般的丰富体系,两者之间有很多触点可以进行连接。想要通过理论和实践的对话勾勒出一个简洁明了的思维导图,应该有很多可进入的路径。本文尝试从构建一个理论最基本的要素入手,即从概念、变量和核心命题入手,探求两者在基本问题上的异曲同工之处。
  (一)概念验证:以影响力为本质的领导实践
  概念是理论的基石,也是构建一个学科的基本规范。和许多新兴理论一样,作为领导理论最核心的概念,“领导”概念至今缺乏一个统一的、公认的界定,有多达三百多种表述。这个现象本身也体现了领导理论一直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之中。通过对这三百多个不同表述的分析,发现有一个清晰的分水岭,即传统视角和新兴视角。传统视角的论述丰富而庞杂,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四种:围绕领导者的中心说,强调领导者和追随者相互作用的互动说,强调组织结构的结构说,聚焦目标实现的目标说。我们发现,在传统视角下,“领导”和“管理”两个概念几乎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互换,因而也不难理解为什么那么多的学者热衷于继续为“领导”下定义,因为原有的定义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陷。20世纪80年代前后,领导理论研究的新视野被打开了。1977年,亚伯拉罕·扎莱兹尼克发表了一篇经典文章《管理者与领导者——他们是不同的吗?》[1],第一次引导人们对领导与管理的区别和联系进行思考。1989年,本尼斯在《领导者》一书中提出著名论断:“管理者是把事做对的人,而领导者是做对的事的人。”[2]1997年,切斯特·巴纳德在《经理人员的职能》一书中提出权威接受理论,将权威分为职位权威和领导权威,前者基于职位和级别,后者基于能力和信任。[3]1998年,马克斯韦尔在第一版的《领导力21法则》中第一个明确将影响力和领导力紧密挂钩,提出衡量领导力的真正尺度是影响力。[4]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领导理论逐步形成领导不同于管理的观念,管理基于职责、头衔、流程和控制等,领导则基于愿景、价值观、情感、信任、引领等,因此,领导的本质不是基于职权,而在于影响力,在于获取追随。接下来,愿景领导、交易领导、变革领导、分布领导、道德领导等一大堆新的表述,都是影响力这一内涵不同方向的延展。新兴视角对领导概念的揭示,其意义非同小可,代表着领导理论从管理理论中独立出来并走向成熟,为领导理论获得学科性地位奠定了基础。理论在踽踽独行时,实践却从来不受语辞的限制而在另一条道路上跋涉,呈现出一种自为的创造力。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领导实践,发现其在纷繁复杂的近代舞台上破局而出的核心能力,恰恰就是抓住了影响力这一核心要点,成功实现了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领导力成长。
  中国共产党在创建早期,作为一个没有政权、没有武装的政党组织,能够赢得广泛认同和支持的原因,就是为在黑暗中摸索的中
[1][2][3][4][5][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