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从一个“相结合”到两个“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通性探析/李庚香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李庚香 日期:2021-11-23 12:08:13
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相提并论,但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认知上与其是基本一致的,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被我国先进知识分子所接受提供了文化和心理前提。尽管民本之“民”不同于人民,但对于我们理解唯物史观是有极大帮助的。民本思想中民与君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也对应了唯物史观中被压迫阶级与统治阶级的关系,君舟民水,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思想,实际上也反映了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变革的思想。传统民本思想尽管没有唯物史观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为逻辑,没有通过人民群众有目的、有组织的阶级斗争实现自身解放的理论深度,却包含有对民众安危冷暖、贫富哀乐的深切关注之情,具有中国良政善治理想中所特有的鲜明浓郁的感情温度,而这一点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一个绝好的补充,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史来看,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及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理念,乃至推进以人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的政策取向等,都带有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有机结合的鲜明特色。
  8.中华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道德追求的相似性。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道德理想主义的精神气质,是崇尚道德的文化。中华传统文化中积淀着非常丰富的道德理念和道德规范,极为重视以明德引领社会。中国的传统道德理念,一是体现为个人层面上的道德理想主义,它围绕人生价值这个轴心运作,主要关注的是个人的身心安顿与理想寄托问题。中华传统文化把人作为一种道德性的存在,认为人必然具有良心——仁爱道德,这是人之为人的根本。除非丧失了人性,否则,任何人都不能违背中华传统文化所包含的伦理。二是体现为社会层面的伦理中心主义,它以政治制度的安排为轴心,侧重于思考社会秩序的建立与维护问题。在中华传统文化看来,个体要想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前提条件是保证、保持国家整体秩序的合理和谐。上述两个主题,都统一在天人关系、人性善恶、内圣外王和德主刑辅等道德认知、道德修养、道德践履和国家治理的实际过程之中。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16]236位居儒家经典“四书”之首的《大学》开篇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15]1“内圣外王”是中国人人格的最高体现。道德修养贵在诚于中、形于外,事事不懈、时时不懈、终身不懈。为实现道德理想,要善养浩然之气,百折不挠,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15]34。中华传统文化崇尚道德、践行道德的气质,熔铸了中华民族正义、尊严、高贵、勇敢、坚韧的精神品格,滋养了知识分子和士大夫崇高的道德情怀,在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