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基层干部拒绝提拔的动因与防治进路/徐宏远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徐宏远 日期:2021-04-12 09:32:35
[1]
  (二)绩效考核指标设置不合理
  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大家一起“吃大锅饭”,人人有份,导致平均主义盛行,形成“做事的永远做事,不做事的永远不做事”的马太效应。干部职工激励机制不合理,必将导致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不是“能者多捞”,而是“能者多劳”,严重扭曲了按劳分配的价值标准。一个组织各部门之间工作量千差万别,但福利待遇相差无几,导致一些干部宁可选择在清闲部门做“闲云野鹤”,也不愿去重要部门“冲锋陷阵”。另外,党政机关内部容错纠错机制缺席,问责泛化,加剧了干部的心理负担。“不做就不会错”“多干不如少干”等理念成了基层干部安抚自己内心的一剂“良药”。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不断深入,领导干部必须将纪律挺在前面。于是,一些干部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不吃不喝也不干了”,不作为、慢作为的庸官懒官太平官应时而生,在体制内做好“慢牛”,不做“孤独”和“被孤独”的人,与同事保持“同频共振”。这些“佛系干部”损害了党的政治威信,致使不良风气蔓延至整个社会,造成了诸多不良影响。
  (三)选任制度运行不畅
  一是民主测评的囚徒困境和投票的悖论显示,干得好不如说得好,良好的人际关系比工作实绩更吸引人,致使一些干部职工只愿做“好好先生”不得罪人,而不愿做低头做事的“孺子牛”。二是选任程序不规范,存在“走过场”的现象。组织人事部门提拔干部往往注重个人的资历学历,并没有真正了解拟提拔干部的实际情况,让一些埋头苦干、默默付出的基层干部因怀才不遇而心灰意冷,多年后当组织发现某些岗位青黄不接或无人可用之时,拟提拔使用曾经的“千里马”,却发现这时“千里马”可能心有余而力不足。三是政治评价标准弱化,基层干部选拔任用只重资历、得分、名声、群众基础,没有充分掌握基层干部的思想动态、心理负担、职业规划、兴趣爱好、专业特长、性格特征和实际生活困难,存在“赶鸭子上架”的嫌疑,组织与个人之间产生了意愿鸿沟。
  
  三、基层干部拒绝提拔的防治之道
  
  (一)个人方面:从思想上强化宗旨意识和责任担当,从行为选择上有意识地练就过硬本领和培养创新精神
  思想上。一是强化宗旨意识。基层干部要提升党性修养,铸牢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坚定理想信念,勤政廉政,少计较个人得失,主动积极作为。增强党员干部的组织性、纪律性,维护组织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杜绝个人“讨价还价”“挑肥拣瘦”。二是强化责任担当。基层干部应树立有为才有位的价值理念,及时补台而不拆台,甘当“背锅侠”,不做“甩锅侠”,勇担重任而不撂挑子,坚信“吃亏是福”;应抓好工作任务落实,履行好岗位职责,认识到问责只是组织提高行政效率和制止违法违规行为的一种手段,从而激发自身干事创业、敢于改革创新的内生动力,做一名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人民公仆。
  行为选择上。一是练就过硬本领。打铁还需自身硬,基层尤其是农村是中国最真实的缩影,在基层摔打、磨炼对于干部的成长至关重要。基层是理论实践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