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基层减负“越减越负”的怪象及其破解之道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周芳名 日期:2019-11-06 09:00:55
作机制、突袭催促的工作方式、层层施压的工作态度和处处干预的工作作风。改变不了这些实质问题,再多的形式删减都是用形式主义解决形式主义,负担不但没减,反而又空耗了不少文件纸张和会议时间,基层仍苦不堪言。
  (三)以“自上而下”的惯性思维,难以厘清基层属地的权与责
  在基层减负之前,有必要首先弄清楚基层不堪负荷的重担、重责到底源自何处。究其根本,还是在于责任划分、权责界限的模糊。自上而下的工作思维与作风方式,不仅引致“权”被完全收归上级而丝毫不予下放,以上级意愿、意见、要求为先,更导致“责”被逐级拆分为事无巨细的要求、标准。作为上级管理者、监督者其所需要保障的只是命令如实下达,至于怎么做则完全交由下一级,最终按标准审核结果即可,一派只管“用权而绝不担责”的姿态。如此的权责不明、职责不分,又何谈对基层人员真正的减负?在避责贪权心理下,上级只会在不断转嫁个人职责义务的同时把牢决策权、指挥权,导致形式上减掉的负担也会换一种方式再次出现,以便重新服务上级诉求。
  (四)在“多头领导”体制弊端下,事多人少终难有效缓解“苦”“累”
  政出多门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发令者”层出不穷、“考核标准”多种多样[2],加之自上而下的工作思维与习惯,更是引致了多元要求、多重标准的最终汇集地只能是基层组织。若能扩充基层人员队伍尚能实现繁杂、多样事务的适度缓解,但现实情况更多的是基层人员身兼数职,往往要在有限时间内处理来自不同部门的不同指令。“多头领导”态势下,基层人员甚至面临标准不一而无法行动的尴尬局面,应接不暇、疲于应付也就成为不可避免的常态。此时,要么能实现政令的精简,要么扩充基层队伍以减少单位个体的担责量,无论何种方式都不是纯粹的表面“变形”所能实现的,一旦无法实现真实的减量或增员,也就必然因为事多人少而无法有效缓解基层的压力负担。
  三、善于留白,以减“重”来减负
  (一)以时间留白缓解“重负”
  基层事务的重要性往往体现在对民众感受和认可度的直接影响,以及长期叠加效应下对组织宏观目标实现进度、契合度的间接影响上。[3]这也就意味着,强调为基层人员减负是为了在更为广泛的基层空间营造想干事、爱参与的氛围环境,以激励基层人员更加积极地投入工作中,充分发挥能动性、创造性,切实服务于民众事务的高效解决,以改变连轴转状态下的疲乏、消极甚至厌恶感。首先,要以时间留白来缓解基层人员的“重负”感,即在保留核心任务、本职工作的前提下,以适度减少形式上的审核、留痕式的考核、作秀式的调研等,为基层人员预留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以适度缓解其劳累感、疲乏感,使其更持久地维系工作热情与激情。其次,对于上级领导者而言,也应充分认识到,越是组织关注的重要事务、越是强调行为效率的工作,越是需要给予下属更多的时间,允许其充分思考、创新行动,即时间留白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也是增效增速的方式之一。再次,从基层人员的个人感受而言,在事务总量无法显著降低的情况下,通过宽松的时间周期来强化个体自主性和相对自由性,也可有效缓解其压力感和负担感,即时间留白可有效规避心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