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6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单位治理的制度执行困局与破局策略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马正立 日期:2018-04-03 17:44:11
理中各项制度繁杂,制度之间还存在相互矛盾与冲突情况,已经失去效力的制度得不到及时清理。为此,应对单位中的各项制度进行分门别类,形成电子化联网、动态管理,全程监控各项制度的更新过程,对于失效的制度及时清理。还要查漏补缺,对于需要修订完善的制度,纳入统一编制计划,分步骤、有计划地持续推进,形成动态发展机制。制度整合需要遵循合理逻辑,避免出现制度繁密化与内卷化。实际上,制度内卷化的简单重复是制度建构逻辑僵化导致的一种路径依赖。遵循一以贯之的建构逻辑,可以提升单位治理制度的整体有机性。
  三是单位治理制度要与国家法规相衔接。这需要制度价值的统一、制度起点的衔接、运行逻辑的互动协同。例如,单位治理过程中发现单位员工有腐败行为,经常的做法是用单位纪律代替国法先行处罚,然后移交司法机关。为此,必须加强单位内外的联合执法,尤其是单位内部党的纪检部门,应与国家司法机关最大限度地协同发力。
  (二)单位治理的制度运行机制合理化
  一是优化单位治理制度的传播机制。遵循制度传播的针对性、广泛性和适时适量原则,拓宽传播渠道。以往单向传播渠道会加大信息失真的可能性,为了提高信息真实度,应采用多渠道传播方式,如建立专门网站、微博、微信群等。在信息传播容量方面,应转换到宽体传播。这是因为窄体传播容易造成信息外溢,并以谣言形式传递出去而引起信息失真,也容易造成内沉效应,使制度信息传播遇到阻塞而导致传播的终止。尤其是随着单位治理制度的执行活动日益丰富,信息传播流逐渐加大,亟待升级信息传播渠道。单位治理制度运行过程中的信息传播并不是单向过程,而是双向互动过程,需要执行客体给予反馈。增强互动性是减少执行偏差的有效策略之一。可以说,在反馈过程中可以强化执行客体对制度的认知与认同。
  二是优化单位治理的制度执行机制。制度执行机制构建应遵循火炉法则,也就是说,应具有鲜明的警示性,惩罚的及时性、必然性与平等性,执行的自我性等。这会使单位员工减少侥幸心理,增强自觉性,从而降低执行成本。当然,这是以完善单位治理的制度执行结构为前提的。在单位内部,建立矩阵型执行结构,明晰权责与职能,使横向和纵向结构有机耦合,形成无缝隙组织。“无缝隙组织是指可以用流动的、灵活的、完整的、透明的、连贯的词语来形容的组织”[4],可以使层级有机衔接与对接,扩大执行幅度,有效整合资源,提升执行效率。“不仅制度的结构包含有重要的人格决定,而且即使是最好的制度……也常常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相关的人。”[5]为此,在提升制度执行能力方面,要开发执行者潜在能力,并使执行者养成“想执行”“能执行”和“善于执行”的自觉性。在此过程中,还要优化制度执行方式,通过循序渐进方式,实现“登门槛效应”,即通过不断地登上一个个门槛,最终完成“登堂入室”的目标。当然,这需要从源头上破解制度执行困境。例如,形成不想违反制度的心理机制,破解集体行动困境。采取选择性激励的保障措施,有效激发单位员工的执行动力,降低制度执行成本。
  三是优化单位治理的制度监控机制。通过明确制度执行的评估方案、完善评估方法、反馈评估结果,来建立单位治理的制度评估反馈机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