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单位治理的制度执行困局与破局策略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马正立 日期:2018-04-03 17:44:11
响之后,还要分析动态制度运行机制方面的情况。在单位治理的制度要素之间的互动过程中,制度运行机制都有一个自适应功能,也就是说,在单位治理的制度执行系统的内外环境作用下,执行系统可以相应地做出适当反应,以此来实现预期的制度执行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制度运行机制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制度运行机制中障碍性因素的存在,是导致单位治理的制度执行效果弱化的原因之一。对于单位治理的制度执行系统而言,运行机制是决定制度执行效果的关键因素。制度运行机制中障碍性因素的存在,将影响制度执行力的输出。
  制度要素的关联方式与型构状态决定着运行机制的运转情况,进而影响制度执行效果。进一步说,制度要素未能有机衔接,是导致运行机制产生障碍的因素之一。实际上,单位治理的制度执行偏差与制度运行机制息息相关,这涉及制度的生成、传播、执行、信息沟通、资源供给、责任追究等过程。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个运行机制的有效运转。为此,沿着制度运行机制产生作用的机理纹路,来系统地分析各个机制要素及其互动关系所存在的问题,才能找到制度执行不力的真正原因。
  单位治理的制度要素两两互动抑或多元互动,任何互动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单位治理制度的执行。例如,在单位治理制度的宣传环节,由社会人到政治人要经历一个政治社会化过程,由政治人到单位内部人还要经历特定场域内的“强制性—规范性—自觉性”习惯过程。可见,制度宣传环节的执行效果与执行主客体的制度意识养成过程息息相关。在这个过程中,单位治理的制度执行效果不仅仅是制度主体与传播机制的作用结果,还涉及执行客体的意识认同、执行方式方法以及执政资源、执政环境等环节的作用效果。由此,分析单位治理的制度执行偏差困局,更应从深层的机制机理来分析,从而真正有效破解制度运行机制困局。
  
  三、单位治理中制度执行困局的破解策略
  
  单位治理的制度执行过程是在特定环境中通过汲取单位内外资源而不断提升执行力的过程。为此,在构建科学的制度体系、形成有效的制度运行机制的基础上,还必须源源不断地为单位治理提供优良的执行资源,并确保执行资源的量与质,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真正破解制度的繁密化与内卷化,不断提升单位治理的制度执行力。
  (一)单位治理的制度要素体系科学化
  一是提升制度要素质量。坚持制度设计的“无赖”原则,提高单位治理的制度要素质量,增强制度的合法性、科学性与有效性。为此,应成立专门的制度设计审查机构,形成单位治理制度制定审查机制,严格审查制度制定中的民主性与公开性,对制度制定的廉洁性进行评估。积极推进程序性制度建设,例如,著名的《罗伯特议事规则》提供了大量的标准参数、手段方法和具体的机制设计方案,“可以为制度设计提供一套编码,可以为不同群体之间交换意见、达成和谐提供约定俗成的语法”[3]。明确制度的激励性与惩罚性,还要把握惩罚或激励的适度原则。在制度制定之前,加强调查研究,对那些可能发生的例外情况要做出明确规定,尤其是对涉及制度的逻辑性与体系性方面的薄弱环节给予加固,并注意提高制度的动态性与前瞻性。
  二是增强制度之间的整合性。当前,单位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