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单位治理的制度执行困局与破局策略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马正立 日期:2018-04-03 17:44:11
度可能未经过大量调研和征求利益相关方的意见,便闭门造车地出台了。这往往引起部分人的心理抵触。这是因为制度应是大家共同达成的一种协议,需要以公意为前提才可以促使制度在人头脑中经历“强制性—规范性—自觉性”的习惯过程。否则,合法性的不足很可能导致制度执行偏差。调研了解到,单位治理的制度执行偏差还归因于制度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不足(见表2)。
  其二,从制度执行主体来看,由于制度执行力的持续力来自执行主体,执行主体的认同意识、执行能力与行为逻辑,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制度执行效果。执行主体的认同意识和重视程度不够,往往会阻碍单位治理制度的执行。执行主体的执行本领,包括对制度价值理念的认知、制度执行过程的沟通协调能力以及执行方法等,也会影响制度执行过程。根据调研了解到,由于执行主体的“本领恐慌”,执行可能出现偏差。可以说,执行主体是否可以根据具体情境来有效运用科学的执行方法,在某种程度上关系制度执行的速度和效度。
  其三,从制度执行客体来看,制度执行是一个主客体互动过程,执行客体对制度的回应性也是影响单位治理制度执行效果的重要因素。在访谈过程中,很多单位员工表示并不是完全熟知单位治理的相关制度。可见,客体对制度一知半解,往往是导致制度执行偏差的部分原因。客体对单位治理的制度执行方式的不认可或抵触也会在某种程度上降低制度执行效果。这是因为人都有被尊重的需要,若执行方式带有强制性,可能会对执行客体的情感造成伤害,导致其产生反感与拒绝心态。此外,单位治理的制度执行过程还会面临集体行动的困境。在访谈过程中,一位单位员工坦言:“如果我遵守了,别人不遵守,那怎么办?或者只有我遵守,那会不会对我不公平?”这是典型的“制度邻避现象”。有时往往是严格遵守制度的人受到嘲笑,或者面临尴尬局面。为此,“搭便车”和机会主义在单位治理的制度执行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
  其四,从制度执行资源来看,单位治理的制度执行过程一旦缺少执行资源,便很可能成为空中楼阁。那么,单位治理的制度执行资源包括哪些呢?一是硬性的人力、财力、物力资源等,二是软性的信息资源、权威资源等。在单位治理的制度执行方面往往由于硬性资源投入不够、软性资源不足等,造成制度执行偏差。此外,信息传递渠道不畅,信息解读能力不强,也是导致单位治理制度出现执行偏差的原因之一。
  其五,从制度执行环境来看,单位治理的制度执行过程受到特定环境影响,包括单位内部环境与单位外部环境,例如社会文化心理环境。熟人社会文化在某种程度上会阻碍单位治理的制度执行效果。在中国,单位内部是由“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这种关系共同体的非正式制度往往掺杂着面子与人情。若是非正式制度的价值理念与单位治理的正式制度一致,则会促进单位治理制度的执行;反之,非正式制度则会对单位治理的正式制度产生负向作用。
  (二)动态制度运行机制困局
  单位治理的制度执行效果在于静态的制度要素,还在于动态的制度运行机制。也就是说,“每个系统的协调性和持存性都依赖于广泛的相互作用、多种元素的聚集,以及适应性或学习”[2]。为此,在分析制度要素对单位治理的制度执行系统的影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