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领导前沿
为官之德在于清廉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李庚香
日期:2016-03-14 11:35:27
达的认识,要有一个共产党人应有的思想高度。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国语》载有一则《叔向贺贫》的故事,今天对于领导者仍然很有启发。春秋时晋国公族叔向去拜见韩宣子,韩宣子正为贫困而发愁,叔向却向他表示祝贺。宣子说:“我有卿大夫的名称,却没有卿大夫的财富,没有什么荣誉可以跟其他的卿大夫交往,我正为此发愁,你却祝贺我,这是什么缘故呢?”叔向回答说:“从前栾武子没有一百顷田,家里穷得连祭祀的器具都备不齐全,可是他能够传播德行,遵循法制,名闻于诸侯国。诸侯国都亲近他,一些少数民族都归附他,因此晋国安定下来,遵守法度,没有弊病,避免了灾难。传到桓子时,他骄傲自大,奢侈无度,贪得无厌,犯法胡为,放利聚财,当遭到祸难,但他依赖父亲栾武子的余德,得以善终。传到怀子时,怀子改变他父亲桓子的行为,学习他祖父武子的德行,本来可以凭这一点免除灾难,可是受到他父亲桓子罪孽的连累,因而逃亡到楚国。那个昭子,他的财产抵得上晋国公室财产的一半,他家里的佣人抵得上三军的一半,他依仗自己的财产和势力,在晋国过着极其奢侈的生活,最后他的尸体在朝堂上示众,他的宗族在绛这个地方灭亡了。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八个姓的中有五个做大夫,三个做卿,他们的权势够大的了,可是一旦被诛灭,没有一个人同情他们,只是因为没有德行的缘故!现今你有栾武子的清贫境况,我认为你能够继承他的德行,所以表示祝贺。如果不忧愁德行的建立,却只为财产不足而发愁,我表示哀怜还来不及,哪里还能够祝贺呢?”宣子于是下拜,并叩头说:“我正在趋向灭亡的时候,全靠你拯救了我。你的恩德不敢独自承受,恐怕从我的祖宗桓叔以下的子孙,都要感谢您的恩赐。”由此可见,领导干部清廉自守,不去追求分外的富贵和不义之财,既是为政之道,也是安身之道。
二是要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躬身践行的能力。为官之德在于清廉不仅要认识到位,关键还在于能否切实身体力行。要将清廉当作一种修养的目标、生活的标尺、工作的作风、行为的习惯,时刻对照、严格遵循,自觉抵御物欲横流的世间万象的侵袭。要不断加强自己的理论修养、政治修养、道德修养、纪律修养和作风修养,坚固公心,革除私心。讲信仰、讲纪律、讲道德、讲廉洁,要重视实效,不能要么是“好同志”,要么是“阶下囚”。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边,守住党纪党规这条底线,不断增强干干净净干事的自律能力。对待个人的名誉、地位、利益等问题要想得透、看得淡,知所趋、知所避、知所守,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困、不为情所惑,自觉把精力最大限度地用来为国家和人民勤奋工作,不去斤斤计较个人得失,不去利用手中的权力牟取私利。如果领导干部把心思用在追逐名利富贵上,贪图享受,纵情于满足口腹之欲乃至声色犬马的低级趣味,对奢靡之风推波助澜,哪还有时间思考问题、研究工作,哪还有时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因此,领导干部要将廉政与勤政有机统一到党的宗旨上来,正确对待权力,正确使用权力,不滥用权力、不以权谋私,不搞权钱、权色、权物交易,努力干事业,不懒惰、不消极怠工、不投机取巧和推诿拖拉,以对党和人民负责的积极认真态度对待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