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6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为官之德在于清廉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李庚香 日期:2016-03-14 11:35:27

为官之德在于清廉

——学习习近平同志《为官之道》一文的体会之三
 
  习近平总书记任中共福州市委书记时,在《领导科学》1990年第9期刊发的《为官之道》一文中深刻而推诚地指出:“为官之德在于清廉。为官一场最起码应留个清名。当官做领导,手中握有一定的权力,因此在钱财、名利问题上犯错误的可能性总会比一般人大。如果平时不刻意‘慎独’,不注意防范‘找上门来’的错误,老怀着侥幸心理去为不可为之事,非栽跟头不可。当领导要以德服人。道德榜样的影响力不能忽视,现代领导人应该更懂得这个道理。如果共产党的领导干部在艰苦奋斗、廉洁奉公上不成为榜样,就无法在人民群众中树立威信。”习近平同志的这种认识,既反映了我们共产党人为官的世界观,又反映了党的领导干部思想修养、作风修养和有效实施领导的科学方法论,对于新常态下领导干部坚决贯彻从严治党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推进改革、发展、稳定、惠民决策的领导作用,顺利实现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作为党的领导干部,必须高度认识清廉的价值,既能“干事”,又要“干净”,能够干干净净干事,干干净净为国家和人民工作,在各种风险考验面前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严守党纪国法,自觉做到秉公用权、不以权谋私,依法用权、不假公济私,廉洁用权、不贪污腐败,始终做到清清白白做人,坦坦荡荡做官,干干净净做事。
  
  一、“公生明,廉生威”
  
  领导干部清廉,干干净净干事,是中国吏治文化的核心,历来为人们所推崇。明郭允礼在《官箴》中说:“公生明,廉生威。”清廉,对于自己是一种幸福,福自清中出,廉从守中得。心不廉,则无所不取;心无耻,则无所不为。清廉,是拒绝诱惑的动力源。越是有权力,越不能失去廉心;越是有金钱,越不能失去洁意。清廉,就是凡利禄名誉,“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屈原在《离骚》中,以香草美人比喻自己志趣高洁。周敦颐在《爱莲说》中以赞颂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表明自己对追逐名利的世态的厌恶和鄙视。《论语》说得好:“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为官从政是社会分工的一部分,有着相应的职业道德规范,这就是官品。为官者掌握着公权力,清廉是官品的重要内涵。“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这说明为官者要做到清正,绝非易事。共产党的领导干部同样面临着权力受腐蚀的风险,同样面临着能否保持清廉的考验,如果不能在清廉上做表率,不仅自身会腐化堕落,受到法纪的严惩,还会极大地损害党的形象和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动摇党执政的政治基础和社会基础。
  领导干部干干净净干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和宗旨的内在要求。对于廉洁为官的要求,党的先进性和宗旨与我国古代优秀政治文化一脉相承。在我国历史上,注重修身立德、清廉为官是许多思想家倡导的政治主张,也是一些正直的士大夫终身恪守的为官准则。早在先秦时期,我们的祖先就有为政以廉的训诫。管子把“廉”作为国之四维之一,“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孔子说,“政者,正也”,他把“欲而不贪”作为从政的必要条件。南宋吕本中在《官箴》
[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