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6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为官之本在于“为官一场,造福一方”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李庚香 日期:2016-01-30 14:09:33
官一场,造福一方”,是领导干部的人格力量所在。官民关系既是一种政治身份的关系,也是一种情感与心理的关系。为民造福的前提是必须具备与民休戚与共的情怀。《汉书?循吏传》载,西汉元帝时,南阳郡太守召信臣为政勤勉,劝民农桑,“好为民兴利”,“百姓归之,户口增倍,盗贼狱讼衰止”,被当地人尊为“召父”。时过百年,东汉光武帝时期,南阳郡新任太守杜诗“性节俭而政治清平”,任内造水排、铸农器、治陂池、拓土田,“郡内比室殷足”,被当地人尊为“杜母”(参见《后汉书?杜诗传》)。“前有召父,后有杜母”,州县地方长官被尊称为“父母官”便这样传了下来。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皇帝下诏“察举廉吏”,一共表彰了4个县令,嘉定县令陆陇其是其中之一。清朝时吴炽昌的《客窗闲话》、钱泳的《履园丛话》、龚炜的《巢林笔谈》等,都记载有陆的事迹。陆陇其断案时,“以理喻,以情恕,如家人父子调停家事,渐成无讼之风”。当时,“邑有大盗为民患,更数令不治,至是将入寇,捕者以闻。公戒吏民无动,令当自治。骑马直入盗中,盗见公皆愕。公谕之曰:‘尔等皆良民,迫于捕逐耳,今令来,欲与尔等共为善,能自新乎?各散还家,贳汝罪;否则,官军至,无遗类矣。’众皆流涕蒲伏曰:‘公真父母,死生唯命!’公回县,盗相率待罪。公曰:‘业已许汝矣。’皆泣拜去,盗遂息”(龚炜:《巢林笔谈》)。封建士大夫尚有如此作为,作为党的干部,更应该对人民群众怀有诚挚的感情。在群众眼中,只有那些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心思都用在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的干部,只有那些深怀爱民之心、恪守爱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的干部,才具有强烈的亲和力和感召力,才能取信于民。
  “为官一场,造福一方”,是检验领导干部政绩的一项“刚性”标准。“为官一场,造福一方”,最终体现在工作成效和真实的政绩上。官员为官一任,最能体现他价值的就是他的政绩。政绩不仅是官员基本的评价指标,也是他的施政目标,更是把中央大政方针政策落到实处的具体体现。各级领导干部既要千方百计地帮助群众保稳定、促发展、早致富,抓好大事,又要认真帮助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琐碎小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只有这样,狠抓落实才算是抓到了为群众带来更多实惠的点子上。“古今兴盛皆在于实,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只有“为官一场,造福一方”,为党和人民踏实工作,才能创造出经得起群众、实践和历史检验的政绩。
  河南内乡县衙有一副对联说:“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这副对联精辟地论述了官与百姓、领导干部和群众之间的关系,对于领导干部摆正与群众的关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二、领导干部“为官一场,造福一方”,必须有遵循、敢担当
  
  造福一方,要心中有党。领导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精神家园。干工作、干事业要坚守党性原则,保持党的先进性,炼就“金刚不坏之身”。要把牢
[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