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6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圈层结构与中国式上下级信任机制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单许昌 日期:2016-01-30 14:03:36
  有效的信任机制有利于降低人际交往成本,是经济和社会稳定与发展的“润滑油”。“信任具有促进社会稳定、合作、社会团结等功能。”(邹宇春、敖丹、李建栋:《中国城市居民的信任格局及社会资本影响》,《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第131页)但是信任又非一成不变的,信任机制也会受到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影响,不同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会形成千差万别的信任机制。传统中国社会的上下级信任机制主要受到圈层结构影响。中国传统信任机制主要适用于熟人社会,而随着市场化不断深入,当今社会面临着更多的陌生人之间的信任冲突问题。
  
  圈层结构与中华文明
  
  一个社会或组织要想生存下来,必须解决两个关键问题:稳定和发展。解决这两个问题,需要根据环境和自身的状况利用和分配好两个关键资源:亲密关系和权威或权力。传统中国分配亲密关系主要是关系本位,而分配权力主要是官本位。
  人们很容易观察到传统中国是一个人情关系的社会,“中国人的行为取向是关系导向的”(罗家德等:《自组织运作过程中的能人现象》,《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10期,第101页)。传统中国关系本位的核心特征是以血缘关系和拟血缘关系(如干亲、结义兄弟姐妹、同乡、同学等)为纽带的横向关系,这种关系被费孝通先生命名为“圈子”,中国文化也因此具有圈子文化特征。传统中国人的圈子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传统社会中的中国人要通过在某个圈子的位置来区分自己的义务和责任。此外,圈子文化还具有区分圈内人与圈外人的功能,对待圈内人与对待圈外人的做人做事以及发表评论的依据是不一样的。官本位是一种命令服从的纵向支配关系的主导价值观,具有层级性特征,等级森严,不容僭越,即“官大一级压死人”,被称为“官僚制度”。横向的关系本位与纵向的官本位共同塑造了传统中国社会的圈层结构。
  在分配亲密关系方面,传统的关系本位特征是每个人都按照与自己关系的远近来确定是该与之亲密还是疏远、亲密程度如何以及如何恰当地处理这些亲疏关系。具体来说,每个人都具有各自的利益和不同的见解,但这些见解和意见都要听命于家长和族长。个人只是家族壮大和繁衍的一个节点,每个节点都有特定的义务和责任,个人的利益要服从家族整体的利益,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家庭而非个人。
  在分配权威关系方面,中国传统的官本位基本特征是自身形成一个独立的动力系统,具有严格的层级关系,而且受到的制约力量比较小。首先,官本位体系下的官员追求个人官位和财富的最大化,升官发财是官员的主要动力。业绩考核主要来自于上级,即官员的升降权力来自于上级,于是形成了下级官员对上级官员的依赖,媚上欺下成为官场常态。其次,官本位下的官僚体制具有等级性,每一个等级对应着相应的责任和权力。官员在某一等级或某一职位上的支配力量并不一样,越是靠近金字塔顶端的位置,支配力量越大,支配的资源越多。
  出现这种圈层结构,主要是因为传统中国是一个以农耕文明为主导的社会。由于土地具有固定性和分散性,农民的圈子往往只限于某一个区域。固定在土地上的农民所获得的关键知识主要依靠传统习惯和实践经验。一个家族的内部利益协调听命于家长,一个部族的事情听命于族长或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