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呼唤领导力提升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贺善侃 日期:2015-12-07 16:06:01
大的凝聚力和推动力,“四个全面”治国理政的总格局才能实现。同样,切实做到这“六个切实防止”,也是做到善治的切实保证。
  实现善治的关键在于处理国家(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善治理论在演进过程中经历了“政府治理”“社会治理”和“公共治理”三代理论。第三代善治理论强调公共事务公共管理,它把公共管理定义为政府、社会组织、社区单位、企业、个人等所有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协同行动的过程,认为“善治”意味着国家与社会良性互动、协同治理。建立集体决策和共同参与制度,加强公共选择和公共博弈,实现责任共担、利益分享、权力协同,这是第三代治理理论的主要诉求。
  善治是实现“四个全面”的有效途径,只有以善治的精神、善治的手段实施“四个全面”,才能切实实现“四个全面”治国理政的总格局。
  在落实“四个全面”战略格局的每一个战略举措过程中,善治的精神、善治的手段体现为善于把握各种辩证关系。
  第一,要善于把握全面深化改革中改革大局观和改革群众观的辩证关系。要在改革的攻坚期和深水区创出一条“上下呼应”,即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的新路子。强调顶层设计,是改革的大局观。深水,过险滩,“导航仪”不可或缺。有科学的顶层设计,才有合理的改革路径;有明晰的系统谋划,才有扎实的改革措施。缺乏顶层设计,改革难以凝心聚力,改革难以避免碎片化。各领域改革紧密联系、相互交融,任何一个领域的改革都会牵动其他领域,同时也需要其他领域改革密切配合。如果各领域改革不配套,各方面改革措施相互掣肘,全面深化改革就很难推进下去,即使勉强推进,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当下已进入改革深水期,一项改革措施如果触及利益格局,就会引发矛盾和阻力,必然要求中央抓顶层设计,来协调部门利益、地方利益、企业利益等利益关系。有的改革不仅要顶层设计,还要顶层推动。如“法治中国”的建设、政府职能的转变、现代市场体系的完善、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协调等,无不需要顶层的推动。在强化顶层设计、顶层推动的同时不可忽略尊重基层首创,这是改革的群众观。只有上下呼应,良性互动,改革才能卓有成效。
  第二,要善于把握“全面深化改革”中改革的全面协调和重点突破的辩证关系。深化全面改革还需要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整体推进,即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重点突破,即选择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作为突破口,以点带面。十八届三中全会不仅提出了全面改革的突破口、关键点,而且提出了每一个领域深化改革的重点,诸如: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第三,要善于把握“全面依法治国”中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正确处理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辩证关系。在现实生活中,有个别人把党的领
[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