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领导前沿
从严治党要求下创新党委巡视工作的路径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廖奠坤
日期:2015-06-08 18:35:38
是深入了解班子和班子成员情况的最好时机。参加党委会、办公会,特别是巡视期间巡视单位召开的专题民主生活会等,是了解班子能否团结协调、民主决策的好机会,也是发现问题的好机会。巡视期间,可以由巡视组牵头,召开巡视地区、单位党组织的专题民主生活会,着力查找领导班子存在的问题、班子成员存在的问题,明确努力方向。
6.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现问题,可以增强巡视工作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加强与巡视单位上下级党组织的联系,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积极参与管理监督部门的信息共享,是了解巡视单位情况的良好途径。同时,建立网络舆情收集处置机制,将网络作为了解民意、发现问题的重要渠道,对网上的相关信息及时收集、研判和处置,着力从中发现问题。
(三)进一步推进巡视成果的及时转化和广泛应用,努力形成新的震慑
拓展巡视成果的应用,进一步增强巡视工作的实效性。对巡视中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及涉及体制、机制和制度建设方面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及时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建立和完善督促检查机制,对巡视单位的整改情况提出明确的工作标准和时限要求,通过跟踪检查、定期回访、函询等形式,重点检查反馈意见是否落实、问题是否得到解决。对巡视发现的问题线索要深入分析研判,依纪依规分类处置,该查处的查处,该诫勉的诫勉,该警示教育的警示教育,对反映不实的及时澄清,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要督促巡视地方、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整改落实,整改结果要向社会公布,接受党内、群众和舆论的监督,整改不力就要严肃问责。
1.抓好巡视情况整改的四个关键点。一是抓台账管理。要对巡视发现的问题和线索逐条梳理、拉出清单、建立台账,依据管理权限实施归口管理,责成相关地方和部门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时限,细化整改措施,整改一项、销号一项。要探索建立对巡视地区和单位的整改考核制度,按照整改事项的完成比率设定分值,纳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考核体系。二是抓综合运用。巡视地区和单位要把巡视组反馈的意见,列为干部考核、选拔任用、组织处理以及执纪问责的必要依据;对存在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开展专项治理;对发现的特殊情况和个别问题,按职责移送相关部门单独处理;通过回访检查整改和治理情况,确保巡视成果运用到位。三是抓情况公开。把各级纪委监察网站作为整改公开的指定平台,将巡视反馈意见和整改落实情况如实公开。四是抓监督问责。对整改不力的单位和省市区的党委和纪委主要领导进行约谈,督促他们认真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
2.强化巡视成果运用的四个环节。一是报告环节。既要写好巡视报告,还要形成选人用人检查的专题报告。撰写报告要注意聚焦问题,写到具体人头情节。二是反馈环节。把问题原原本本地交给巡视单位党委(党组)书记,实实在在指出问题,指名道姓通报问题,积极稳妥公开问题。可根据情况研究探索实行向巡视动员大会相同范围反馈意见的形式。三是移交环节。巡视结果移交有关部门研究处理,各部门要认真督促办结,并将部门办理情况在规定时间内反馈巡视办。四是整改环节。要跟踪了解整改情况。整改不见效,台账不销号,不论有多少问题都要一一整改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