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2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构建干部道德监督权力与权利双重支持体系的思考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牛月永 日期:2015-05-05 11:16:09
有法治的保障难以实现干部道德自觉。
  (三)加强民主党派对执政党权力的监督。在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框架内,中国共产党要正确行使手中掌握的国家权力,必须接受其他政党的监督,这正是中国共产党设计并推行多党合作制的初衷。
  1.不断提高民主党派监督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邓小平同志在《共产党要接受监督》的报告中指出:“在中国来说,谁有资格犯大错误?就是中国共产党。犯了错误影响也最大。……党要领导得好,就要不断地克服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就要受监督,就要扩大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如果我们不受监督,不注意扩大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就一定要脱离群众,犯大错误。”(《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70页)不可置疑,脱离群众是干部道德最大的失误,加强干部道德建设就要自觉接受监督。一是中国共产党要接受民主党派监督,逐步扩大接受监督的范围,创造有利于实行民主监督的政治生态。二是民主党派要疏通监督渠道,就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随时向中央提出政策性建议,约请中央负责人交谈,广开渠道输送信息,以保证提出的合理化意见、建议尽快被执政党接受和采纳。
  2.民主党派要有意识地增强自身素质和提高监督水平。民主党派要从维护和完善政党政治的角度,从加强执政党建设的维度,从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高度出发,加强对中国共产党的监督,提高中国共产党干部的道德素养,使其增强执政能力,获得执政公信力。为此,激发民主党派的监督意识需要在中国现有的政党政治框架中恰当地引入竞争机制,比如一些领导职务可以让民主党派参与竞争,参与竞争的过程也是对干部道德洗涤的过程,也是有力监督的体现。
  二、构建干部道德监督的权利支持体系
  权利支持体系,即把人民群众监督干部道德的权利落到实处,主要体现为自下而上的一种非权力的社会监督。干部道德监督权利支持体系包括新闻舆论监督、网络监督和群众监督等内容。
  (一)加强新闻舆论监督。马克思认为,舆论监督是“另一个法庭——社会舆论的法庭”,表现为舆论是普遍的、无形的、强制的力量。这正是干部道德坚守需要的监督力量。
  1.保障新闻舆论监督权利落到实处。新闻舆论监督就是指人民群众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对干部行为进行评价,提出建议或批评,促使其沿着社会生活共同准则的方向运行的活动,其实质是人民监督。干部道德需要人民通过媒体进行监察评价,督促干部道德落地生根。首先,要落实媒体的质询权。新闻媒体有权向有关部门质询政治文化、社会经济等情况,并对存在有意压案不办的部门提出追究责任的要求。其次,要落实媒体的参与权。在重大决策、干部选任等方面,要广泛听取新闻舆论的意见。再次,要落实媒体的自主权。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稳定大局的前提下,确保新闻媒体采访、报道和评论的合法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能无故干涉和阻挠。
  2.推进新闻舆论宣传体制改革。基于新闻舆论监督相对独立的特点,推进新闻宣传体制改革,必须逐步形成以党政报刊为主,以行业及团体的报刊为辅,以民办报刊为补充的多元舆论格局。这样就可以更广泛、更深入地发挥新闻舆论监督作用,及时反映社会各阶层的呼声、愿望和要求,在积极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