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理论版阅读
更多
领导前沿
基于互联网思维实现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思考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李致群 刘叶婷
日期:2015-01-05 16:55:34
quo;自我营销”和“粉丝经济”。如2014年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打出“做您身边的人力社保服务专家”的服务口号,在天津市各人力社保服务中心、社区等地方张贴海报,对市人力社保局的政务微博、移动触屏网站、医保APP等新服务手段进行大力宣传,以此来“营销”自己的公共服务能力,进而提升政府形象。二是扩大影响力,形成品牌效应。政府垄断着公共资源,在公共资源的供给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但随着社会参与度的提升,公众的声音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扩大政府的影响力,塑造政府品牌效应。三是提升用户黏性,增强公众忠诚度。公共服务本质是一种由政府提供的特殊产品,既然是产品就需要有用户,用户体验、用户评价是决策产品供给范围、供给频率等的重要依据。在互联网思维下,未来政府可以通过大数据应用找出公众的公共服务需求、习惯及爱好,改善服务组合配比,通过推送、引导等方式增强公众黏性,进而指导现有服务的业态调整,并且据此给未来政府部门业务组合提供解决方案。
3.政府执行力。互联网思维的跨界思维(平台思维)有助于提升政府治理过程中的执行力。目前,我国政府在执行力方面基本上仍处于“功能—职能型”阶段,每个部门管辖一个领域。在互联网思维下,政府公共管理的趋势是走向“一体化”的“目标—保障型”阶段,其在执行力方面将呈现出“三跨”特征,即跨部门、跨职能、跨领域,政府将成为一个大的公共服务平台,统一调动政府服务资源以满足公众需求。“目标—保障型”与“功能—职能型”政府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以公民价值为导向,后者以设定的工作职责为导向。比如公民的健康诉求,靠卫生系统抓医治保健解决不了,它与食品、环保甚至教育、市政等也紧密相关,需要用“跨界”的工作思维、工作模式整合多部门的资源,提供“一体化”和“一站式”公共服务。
4.政府决策力。互联网思维中的大数据思维使得政府决策受数据驱动,社会化思维催生出了众包模式决策。一是数据驱动下的决策。用数据分析驱动运营是互联网思维的重要特征,未来政府治理的决策将越来越科学,数据驱动下的公共决策将大大降低错误决策等带来的直接和间接成本。二是众包模式下的决策。众筹、众包被认为是未来互联网发展趋势之一,它将项目决策权完全下放给公众,让公众全程参与到决策过程中,共享项目利益是众包模式的本质。将这种众筹、众包的“众文化”引入公共治理领域,对于改善公共治理环境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基于互联网思维提升政府“他治”能力
政府“他治”能力是为了保证政府职能的有效完成,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社会多个主体间的竞争、合作等关系,强调的是对政府以外主体的协调和资源等的利用,从主体的角度来看,包括政府间主体结构关系、政府与社会结构关系以及政府与市场结构关系等(金太军:《政府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分析》,《政治学研究》2008年第2期)。我们主要从政府影响力、政府协同力、政府整合力三个方面来分析政府与其他主体间的关系。
1.政府影响力。影响力是一个交互的过程,涉及公共治理多主体、多环节的交互。构成影响力的基础有两大方面,一是权力性影响力,二是非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