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5年第3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互联网思维语境下的政府治理创新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刘叶婷 日期:2014-09-11 11:24:04
断扩大,外延不断拓展,内容不断丰富,实现路径也不断调整优化,呈现出多样化、动态化和阶段化特征。关于互联网思维的主要内容和实现路径,目前比较大众的说法是赵大伟结合商业生态系统提出的互联网思维九大内容:用户思维、简约思维、极致思维、迭代思维、流量思维、社会化思维、大数据思维、平台思维和跨界思维。陈光锋在《互联网思维:商业颠覆与重构》一书中指出,互联网思维包括十二大思维(表现):标签思维、简约思维、NO.1思维、产品思维、痛点思维、尖叫点思维、屌丝思维、粉丝思维、爆点思维、迭代思维、流量思维和整合思维。倘若按类别分,则可将前面提到的思维按顺序每三个为一个单位,总结为四组、七个字——专注、极致、口碑和快。由此可见,互联网思维的实现路径并没有统一的、固定的形式和内容,而是会随着应用领域、场景和阶段等的不同,进行适度调整。
  二、互联网思维下政府治理的创新
  (一)基于互联网思维的行政生态环境的改善
  行政生态系统是政府治理的“软环境”,是政府为公共治理所提供的与现代政府治理理念、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相适应的行政生态环境,其核心要素涉及政府职能转变、组织调整、政府流程再造、管理方式创新、行政体制改革等。这些要素之间彼此关联、相互作用,连同与之相对应的政府理念、行政体制、组织模式、运行方式、管理技术和行政文化等综合构成政府治理的实践基础和前提条件。随着网络互动技术发展与网民数量剧增,基于互联网的虚拟公共空间正逐渐形成,这样就形成现实公共空间与虚拟公共空间两个层面共同组成的公共空间[汪波:《中国网络监督与政府治理创新(1994—2012)——“四维制衡”视角透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2年版,第94页]。基于该观点,政府行政生态环境可看作是由网络空间(虚拟行政生态环境)和现实环境(现实行政生态环境)共同组成。随着互联网用户的增加,以及其对政府治理影响力的增强,网络空间作为政府主体的虚拟行政生态环境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政府治理不可忽略的影响因素之一。
  互联网思维一方面将对虚拟行政生态环境产生直接明显的影响,因为虚拟行政生态环境是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另一方面将对现实行政生态环境产生间接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来自于虚拟行政生态环境对现实行政生态环境的间接变革。2012年,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范围内的“数据开放”运动,就是在互联网思维的影响下,以开放、创新和服务核心价值为指导,强调对政府掌握的数据资源进行大规模适度开放,进而推动政府治理模式创新,如通过数据开放激发公众创新热情,加强政府与公众的互动;通过数据开放使得政府部门间跨部门合作更加协同,驱动政府朝着更加开放、透明、协作的方向发展。这一运动过程基本上就形成了以互联网思维为导向,以技术变革优化虚拟行政生态空间,以虚拟行政生态空间影响现实行政生态空间进而改进现实空间的发展轨迹,从而达到了“虚拟+现实”的共赢态势。
  (二)基于用户思维的政府治理主体关系的变迁
  在信息时代,政府的开放透明度不断提升,政府治理权逐渐出现由政府向公众让渡的趋势,政府为了提升社会公信力需要增强“用户黏性”、提升“用户体验”
[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