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杂志

2024年第3期
欢迎订购
邮发代号 36-104
图书邮购
邮购热线:0371-63937245
领导前沿

从清官情结走向清明政治:政治文化的历史演进

来源:领导科学 作者:任中平 张晓荣 日期:2013-07-22 15:52:47
于一种带有明显奴性特征的、依附型的臣民文化,体现为替民做主的“官本位”思想、依附性的政治人格、圣人崇拜的人治文化,而清明政治本质上是一种现代公民文化,体现为人民做主的主人翁意识、公民的广泛政治参与、法律至上的法治文化。因此,如果从政治文化的视角观察当今中国政治生活的走向,不难看到从清官情结向清明政治的历史转变,这表明中国的政治文化正在经历着一个从传统清官文化向现代政治文化深刻嬗变的过程。
  二、传统的清官情结已成为今天建设清明政治的现实障碍
  从传统的清官情结走向现代的政治清明,体现了政治文化由依附型文化或臣民文化转向参与型文化或公民文化的历史发展趋势。清官情结作为一种封建时代特有的文化产物,也有其一定的积极意义和历史价值,体现了处于封建专制沉重压迫之下的普通百姓的百般无奈,他们只能期盼着侥幸出现某个清官大人为自己主持公道、伸张正义。然而,这种清官情结由其本质属性所决定,归根到底是一种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服务的意识形态,与现代政治文明完全是背道而驰的。我们今天在坚持反腐倡廉、建设清明政治的进程中,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传统的清官情结已成为我们建设现代政治文明的现实障碍,必须对其进行深刻反思和深入批判。
  (一)替民做主的“官本位”思想阻碍了人民做主的主人翁地位的实现
  “官本位”是清官情结的核心要素。“官本位”一词是相对于经济学专用名词“金本位”而言的。“官本位”把是否为官、官职大小当成一种社会价值尺度去衡量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官本位”思想本质上是一种封建专制统治的意识形态,它以“官”的利益和意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依托于等级森严的封建特权制度,用官职大小来衡量人们的社会地位和人生价值。在中国历史上,这种替民做主的“官本位”思想的典型表现,便是清代著名清官郑板桥的名言:“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官吏,敢于不顾自身仕途而为民请命、主持正义,的确难能可贵,但这种替民做主的“官本位”思想与现代民主政治所追求的人民当家做主的人民主权思想是格格不入、水火不容的。不难看到,在现实政治生活中,此类“官本位”思想仍然有着广泛的影响,它意味着当了官就有了尊严,有了权就有了一切。人们往往以官为贵、以官为尊,社会上依然存在着以官职大小衡量人的价值、成就、地位的风气习俗。这种“官本位”思想的严重危害在于官员在潜意识里根本不把民众当作社会主人翁来对待,也不可能把自己真正放到公仆的位置上,而是习惯于做百姓的“父母官”,百姓的一切自然需要他来“替民做主”。这种封建的思想观念,严重阻碍了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人翁地位的实现。
  (二)依附性的政治人格阻碍了主体性政治人格的成长和公民的主动性参与
  传统的清官情结造就了人们对权力、官位、官员的崇拜和敬畏,进而导致权力至上观念和依附性政治人格的盛行。所谓的依附性政治人格,就是指一切不具有主体意识、主体能力、主体性格和行为的政治人格,它是在封建社会的自然经济和专制政治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典型的奴性人格。封建制度下的官僚制度和权力结构,就是一个以行政权力搭建
[1][2][3][4][5][6]